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范围及思路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1.4 创新及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汉尼辅音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 | 第15-26页 |
2.1 汉尼辅音对比 | 第15-19页 |
2.1.1 汉尼辅音发音部位对比 | 第15-16页 |
2.1.2 汉尼辅音发音方法对比 | 第16-19页 |
2.2 汉尼辅音相近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19-21页 |
2.2.1 双唇音b p m的教学策略 | 第19-20页 |
2.2.2 舌尖中音d t n l的教学策略 | 第20-21页 |
2.2.3 舌根音g k的教学策略 | 第21页 |
2.3 汉尼辅音中相近,但是不相同的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21-24页 |
2.3.1 舌尖后音zh ch sh r教学策略 | 第21-23页 |
2.3.2 舌面音j q x教学策略 | 第23-24页 |
2.4 尼语无,汉语辅音有的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24-26页 |
2.4.1 舌根音h的教学策略 | 第24-25页 |
2.4.2 唇齿音f的教学策略 | 第25页 |
2.4.3 舌尖前音z c s的教学策略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汉尼元音对比分析及教学策略 | 第26-29页 |
3.1 汉尼元音对比 | 第26-27页 |
3.2 汉尼元音相同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27-28页 |
3.3 尼语无,但汉语元音有的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28页 |
3.4 汉尼元音相近,但是不相同的部分及教学策略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声调教学研究 | 第29-32页 |
4.1 尼泊尔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难点 | 第29页 |
4.2 汉语声调的教学策略 | 第29-32页 |
4.2.1 阴平 | 第29-30页 |
4.2.2 去声 | 第30页 |
4.2.3 阳平 | 第30页 |
4.2.4 上声 | 第30-31页 |
4.2.5 轻声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32-35页 |
5.1 汉尼语音对比研究小结 | 第32-33页 |
5.2 对尼泊尔国内汉语教学工作的反思 | 第33-35页 |
5.2.1 影响尼泊尔国内汉语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及对策 | 第33-34页 |
5.2.2 影响尼泊尔国内汉语教学效果的主观因素及对策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