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--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含鸡肉基质的肠炎沙门氏菌及其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部分 绪论第13-28页
    1 文献综述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立题背景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肠炎沙门氏菌的概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肠炎沙门氏菌与人类健康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动物产品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计量的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1 生物计量的简介及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2 标准物质(reference material,RM)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 生物标准物质简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7 生物标准物质的现状和发展第18-19页
    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研制肠炎沙门氏菌菌体标准物质概述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体标准物质的保存方法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鸡肉基质灭菌方式的选择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概述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介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核酸标准物质的浓度测定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核酸标准物质纯度的初判断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检测标准物质gDNA的完整性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肠炎沙门氏菌的gDNA特征验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核酸标准物质的保存第27-28页
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第28-93页
    试验一 含鸡肉基质的肠炎沙门氏菌菌体标准物质的制备第28-65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仪器与设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试验菌种与试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 溶液、培养基的配置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 菌种的制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菌种的复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菌种的保存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菌种的培养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 肠炎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及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 鸡肉前处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 制备鸡肉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 药物残留检测-抗生素四大类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 鸡肉灭菌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 鸡肉基质对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 鸡肉脱水性试验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6 保护剂的筛选试验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保护剂单剂的蹄选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3 配方保护剂的设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4 对比不同配方的保护效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7 预冻方法的选择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1 预冻试验设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 预冻试验操作步骤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8 菌种初始添加浓度的确定及标准物质的定值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1 菌种添加浓度的确定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2 冻干样品定值的方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9 批量制备标准物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10 标准物质验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.1 均匀性试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.2 稳定性试验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0.3 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11 结果第45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1 肠炎沙门氏菌生长曲线及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2 药物残留检测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3 鸡肉对肠炎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4 鸡肉的脱水性试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5 保护剂选择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6 阶段预冻的时间选择的结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7 菌种浓度添加结果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8 均匀性及稳定性试验结果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1.9 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第58-65页
    试验二 肠炎沙门氏菌gDNA标准物质的研制第65-93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仪器与设备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试剂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2 gDNA提取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菌液的培养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gDNA提取方法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 gDNA浓度的测定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 对提取的gDNA进行纯度初检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 提取的总gDNA完整性检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6 提取的总gDNA特征性验证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 利用PCR技术扩增invA基因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3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、测序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7 制备肠炎沙门氏菌gDNA标准物质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1 均匀性测定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2 稳定性测定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7.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8 结果第74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1 总gDNA浓度及纯度检测结果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2 总gDNA的完整性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3 总gDNA特征性验证结果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4 測序结果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5 制备肠炎沙门氏菌gDNA标准物质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 gDNA标准物质的验证第77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.1 标准物质gDNA含量的均匀性分析结果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.2 标准物质gDNA完整性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.3 标准物质的gDNA特征性检验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.4 稳定性试验第79-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6.5 不确定度评估第90-93页
第三部分 结论第93-100页
    1 试验一结果讨论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保护剂的选择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降低冷冻干燥过程中菌株的损伤率/死亡率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鸡肉基质对菌种标准物质的影响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1.4 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评定第95页
    2 试验二结果讨论第95-100页
        2.1 gDNA的提取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gDNA标准物质的验证第96-100页
第五部分 展望第100-102页
    1 对本研究的展望第100页
    2 对我国生物标准物质研制的展望第100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作者简历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食品中四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
下一篇:蜜蜂肠道共生菌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