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--屠宰加工工艺论文

肉类热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及其内外源影响因素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引言第16-1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7-30页
    1 AGEs的形成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2 食品中的AGEs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 食品中AGEs的种类和结构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食品中AGEs产生的途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影响食品中AGEs产生的因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食品成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食品的加工方式及贮藏条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食品添加剂第22-23页
    3 AGEs对人体的危害第23页
    4 食品中AGEs的分析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 食品中AGEs的提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 食品中AGEs的检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液相色谱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气相色谱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酶联免疫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 荧光光谱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5 其它方法第27页
    5 抑制AGEs产生的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1 改善加工方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2 添加外源物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5.3 增强体育锻炼第28-29页
    6 总结与展望第29-30页
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-串联质谱法检测肉类食品中的自由态和结合态AGEs第30-41页
    1 前言第30-31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材料与仪器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肉中自由态AGEs的提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肉中结合态AGEs的提取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条件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5 MS/MS条件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固相萃取净化小柱的选择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液相色谱柱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流动相的选择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质谱条件的优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方法的检出限及回收率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 仪器检出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 肉类样品中结合态和自由态CML、CEL的添加回收率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6 新鲜肉类中自由态及结合态CML、CEL含量的测定第40页
    4 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新鲜及加热后牛肉、猪肉、鸡肉中自由态及结合态AGEs的差异分析第41-55页
    1 前言第41-42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材料与仪器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牛肉、猪肉和鸡肉样品的制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由态AGEs的提取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合态AGEs的提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-MS/MS分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蛋白、脂肪、水分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6 统计分析第46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牛肉、猪肉、鸡肉的蛋白、脂肪和水分含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新鲜牛肉、猪肉和鸡肉中的自由态AGEs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商业杀菌的牛肉、猪肉和鸡肉中的自由态AGEs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新鲜牛肉、猪肉和鸡肉中的结合态AGEs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商业杀菌的牛肉、猪肉和鸡肉中的结合态AGEs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6 结合态AGEs含量与蛋白、脂肪含量的关系第51-54页
    4 小结第54-55页
第四章 热加工条件影响牛肉中AGEs产生的动力学分析第55-64页
    1 前言第55-56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材料与仪器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牛肉样品的制备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AGEs的提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-MS/MS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蛋白、脂肪和水分含量的测定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数据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新鲜及热加工牛肉中的CML和CEL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热加工条件影响牛肉中CML和CEL产生的动力学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4 小结第63-64页
第五章 异抗坏血酸钠及亚硝酸钠对牛肉热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影响第64-74页
    1 前言第64-65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牛肉样品的制备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由态AGEs的提取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合态AGEs的提取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-MS/MS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蛋白、脂肪、水分的测定第68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新鲜及热加工牛肉中的自由态和结合态AGEs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亚硝酸钠对AGEs形成的影响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异抗坏血酸钠对AGEs形成的影响第71-73页
    4 小结第73-74页
第六章 脂肪对牛肉热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影响第74-82页
    1 前言第74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材料与仪器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牛肉样品的制备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由态AGEs的提取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 结合态AGEs的提取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-MS/MS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蛋白、脂肪、水分的测定第77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牛肉的蛋白、脂肪和水分含量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脂肪对自由态AGEs产生的影响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脂肪对结合态AGEs产生的影响第79-81页
    4 小结第81-82页
第七章 糖对猪肉热加工过程中AGEs形成的影响第82-94页
    1 前言第82页
    2 材料与方法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材料与仪器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样品处理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标准溶液的配置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猪肉样品的制备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猪肉颜色的测定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4 猪肉中结合态AGEs的提取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HPLC-MS/MS分析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猪肉中蛋白、脂肪、水分含量的测定第86页
    3 结果与讨论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新鲜及热加工猪肉中CML和CEL的含量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糖对猪肉热加工过程中CML产生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不同种类及添加量的糖对猪肉热加工过程中CEL产生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4 猪肉的颜色与其AGEs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 4 小结第92-94页
第八章 结论第94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14页
附录第114-115页
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15-116页
致谢第116页

论文共11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纳米层状双氢氧化物(Mg/Fe LDH)制备、特性及其应用研究
下一篇:基于角质颚的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态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