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前言 | 第9-18页 |
·油豆角概况 | 第9-10页 |
·油豆角的生物学特性概况 | 第9页 |
·油豆角的生产概况 | 第9-10页 |
·油豆角贮藏特性 | 第10页 |
·冷害 | 第10页 |
·锈斑 | 第10页 |
·老化 | 第10页 |
·腐烂 | 第10页 |
·影响油豆角贮藏效果的因素 | 第10-12页 |
·品种 | 第10-11页 |
·成熟度 | 第11页 |
·贮藏温度 | 第11页 |
·贮藏湿度 | 第11-12页 |
·贮藏气体 | 第12页 |
·油豆角贮藏技术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低温贮藏 | 第12页 |
·气调贮藏 | 第12-14页 |
·化学药剂保鲜贮藏 | 第14-15页 |
·物理保鲜贮藏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油豆角贮藏技术发展趋势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8页 |
·供试仪器和试剂 | 第18-20页 |
·供试仪器 | 第18-19页 |
·供试试剂 | 第19-20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不同成熟度油豆角耐贮性研究 | 第20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MAP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CA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21页 |
·抽样方法和取样部位 | 第21页 |
·测定指标及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油豆角贮藏品质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| 第21-23页 |
·油豆角成熟衰老相关指标的测定 | 第23-25页 |
·结果统计方法 | 第25-26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48页 |
·不同成熟度油豆角耐贮性研究 | 第26-28页 |
·不同成熟度对油豆角失重率、腐烂率、锈斑指数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不同成熟度对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不同成熟度对油豆角叶绿素的影响 | 第27页 |
·不同成熟度对油豆角纤维素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小结 | 第28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贮藏品质的影响 | 第28-33页 |
·油豆角冰点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膜透性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温度对油豆角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·MAP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33-39页 |
·MAP对油豆角贮藏中O_2和CO_2浓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MAP对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MAP对油豆角失重率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MAP对油豆角腐烂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MAP对油豆角锈斑指数的影响 | 第36页 |
·MAP对油豆角色度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MAP对油豆角叶绿素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MAP对油豆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页 |
·CA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·CA对油豆角失重率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CA对油豆角腐烂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·CA对油豆角锈斑指数的影响 | 第40页 |
·CA对油豆角色度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CA对油豆角叶绿素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CA对油豆角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油豆角内部组织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| 第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贮藏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失重率和锈斑指数的影响 | 第44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粗纤维的影响 | 第45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DPPH·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CA结合1-MCP处理对油豆角叶绿素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4 结论 | 第48-49页 |
5 展望 | 第49-50页 |
6 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6-57页 |
8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