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| 第9页 |
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一、研究范围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第三节 对外汉语礼貌委婉语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概述 | 第13-23页 |
第一节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定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礼貌委婉语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7页 |
一、国外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二、国内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| 第17-20页 |
一、语音手段 | 第17页 |
二、词汇手段 | 第17-18页 |
三、句式手段 | 第18-19页 |
四、语用手段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汉民族文化心理 | 第20-21页 |
第五节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留学生汉语礼貌委婉语习得状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| 第23-32页 |
第一节 调查目的 | 第23页 |
第二节 调查对象 | 第23页 |
第三节 设计问卷 | 第23-24页 |
一、语料来源 | 第23页 |
二、题型设计 | 第23-24页 |
第四节 调查结果统计 | 第24-30页 |
一、总体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二、不同语义类别习得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三、第四题的统计结果分析 | 第27-30页 |
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留学生汉语礼貌委婉语习得困难的原因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留学生汉语礼貌委婉语习得困难的客观原因 | 第32-34页 |
一、汉语礼貌委婉语特殊的认知理据 | 第32页 |
二、留学生自身的基本条件 | 第32页 |
三、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与教材的局限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留学生汉语礼貌委婉语习得困难的主观原因 | 第34-36页 |
一、对外汉语教师方面 | 第34页 |
二、学习者方面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汉语礼貌委婉语的教学建议 | 第36-42页 |
第一节 对对外汉语教师“教”的建议 | 第36-39页 |
一、注重汉语礼貌委婉语文化内涵的讲解 | 第36-37页 |
二、通过汉外对比方式进行讲解 | 第37页 |
三、通过设置语境来进行教学 | 第37-39页 |
第二节 对对外汉语教材“编写”的建议 | 第39-40页 |
一、在教材的材料选取上,应注重文化性 | 第39页 |
二、在教材的设计上,应体现出交际性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对汉语学习者“学”的建议 | 第40-42页 |
一、加强汉语学习者对“中华文化”的认知 | 第40页 |
二、汉语学习者应尽量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