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·离合词本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离合词与离合词教学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留学生离合词偏误的研究成果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·对比分析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中介语理论 | 第15页 |
·偏误分析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6页 |
·调查对象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泰国学生汉语动宾离合词学习偏误调查与结果分析 | 第19-37页 |
·泰国学生汉语动宾离合词调查的结果与数据统计 | 第19-25页 |
·离合词识别测试的结果 | 第19-21页 |
·动宾离合词扩展形式测试的结果 | 第21-25页 |
·泰国学生汉语动宾离合词偏误的类型划分 | 第25-35页 |
·用助词扩展的偏误 | 第25-27页 |
·用补语扩展的偏误 | 第27-31页 |
·用定语扩展的偏误 | 第31-34页 |
·动宾离合词重叠式的偏误 | 第34页 |
·动宾离合词用介词带宾语的偏误 | 第34-35页 |
·泰国学生汉语动宾离合词偏误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·回避,该离而没有离 | 第35页 |
·会“离”而没有完整 | 第35-36页 |
·过度泛化的现象 | 第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泰国学生汉语动宾离合词学习的偏误产生的原因 | 第37-46页 |
·母语负迁移 | 第37-43页 |
·从词的角度探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从汉语动宾离合词扩展形式的角度探讨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| 第38-43页 |
·目的语知识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教师与教学方法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泰国学生动宾离合词学习偏误的教学对策与建议 | 第46-58页 |
·动宾离合词教学的基本原则 | 第46-51页 |
·对学生强调“离合词”的概念 | 第46-47页 |
·分别讲解并总结扩展形式之间的相同点,便于记忆,巩固知识 | 第47-51页 |
·动宾离合词的教学方案 | 第51-57页 |
·思维导图(Mind Map)的概念与特点 | 第51-53页 |
·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动宾离合词教学 | 第53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58-60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(测试卷) | 第63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