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4页 |
Abstract | 第14-1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7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概况 | 第17-22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来源 | 第17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分类 | 第17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| 第17-1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测定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 | 第19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性质 | 第19-22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应用 | 第22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菌种选育的研究 | 第22-28页 |
·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| 第22-2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生产菌种 | 第2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菌种发酵技术的研究 | 第28-30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菌种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28-29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菌种发酵技术的影响因素 | 第29-30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增香调控的研究进展 | 第30-34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酶解增香调控的应用 | 第30-32页 |
·键合态呈香物质的分离研究现状 | 第32-33页 |
·键合态呈香物质的酶解机理 | 第33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与醇系香气形成关系的研究现状 | 第33-34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34-37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34-35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35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选育β-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 | 第37-5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7-43页 |
·材料 | 第37-39页 |
·方法 | 第39-4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6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活力的计算 | 第43-44页 |
·出发菌株的选择 | 第44页 |
·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44-46页 |
·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研究 | 第46-52页 |
·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| 第52-53页 |
·双亲株原生质体的灭活条件 | 第53-54页 |
·原生质体融合 | 第54页 |
·菌落特点 | 第54-55页 |
·融合子的筛选 | 第55页 |
·酯酶同工酶电泳 | 第55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-58页 |
·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探讨 | 第56-57页 |
·原生质体灭活方式的探讨 | 第57页 |
·融合子筛选方式的探讨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三章 β-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| 第59-7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1页 |
·材料 | 第59页 |
·方法 | 第59-6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1-75页 |
·碳源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·氮源的确定 | 第62-64页 |
·无机盐的确定 | 第64-66页 |
·初始pH的确定 | 第66-67页 |
·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基 | 第67-70页 |
·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| 第70-73页 |
·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| 第73-74页 |
·液态发酵进程曲线 | 第74-75页 |
·讨论 | 第75-76页 |
·关于发酵培养基碳源、氮源和无机盐的讨论 | 第75页 |
·关于发酵培养条件的讨论 | 第75-76页 |
·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四章 β-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| 第77-9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7-84页 |
·材料 | 第77页 |
·试剂 | 第77-78页 |
·仪器 | 第78页 |
·方法 | 第78-8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84-94页 |
·硫酸铵盐析 | 第84-86页 |
·DE-2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β-葡萄糖苷酶 | 第86-87页 |
·Sephadex G-150凝胶柱层析分离β-葡萄糖苷酶 | 第87页 |
·纯化总结 | 第87-8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电泳纯度鉴定及分子量测定 | 第88-89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研究 | 第89-94页 |
·讨论 | 第94-96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分离纯化手段的探讨 | 第94页 |
·交联葡聚糖凝胶的溶胀与回收保存的探讨 | 第94-95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探讨 | 第95-96页 |
·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五章 葡萄酒键合态呈香物质的分离和酶解研究 | 第97-11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7-100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97-98页 |
·仪器 | 第98页 |
·XAD-2树脂柱的制备 | 第98页 |
·β-葡萄糖苷酶的制备 | 第98页 |
·葡萄酒游离态芳香物质和键合态呈香物质的分离 | 第98-99页 |
·葡萄酒键合态呈香物质的酶解 | 第99页 |
·GC-MS分析条件 | 第99页 |
·HPLC分析条件 | 第99-10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00-111页 |
·洗脱剂的选择 | 第100-102页 |
·葡萄酒中游离态芳香物质的GC-MS分析 | 第102-105页 |
·葡萄酒中键合态呈香物质酶解前后HPLC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·葡萄酒键合态呈香物质酶解后GC-MS分析 | 第107-109页 |
·葡萄酒中游离态芳香物质和酶解后键合态呈香物质比较 | 第109-111页 |
·讨论 | 第111页 |
·葡萄酒香气的讨论 | 第111页 |
·键合态糖苷前体物质讨论 | 第111页 |
·小结 | 第111-113页 |
第六章 β-葡萄糖苷酶对葡萄酒酶解增香调控的研究 | 第113-125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13-115页 |
·材料 | 第113页 |
·仪器 | 第113-114页 |
·方法 | 第114-11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15-122页 |
·Kramer感官评定 | 第115-116页 |
·上段检验样品间差异显著性 | 第116页 |
·下段检验样品间差异程度 | 第116页 |
·Kramer感官评定结果 | 第116-117页 |
·葡萄酒酶解增香最佳条件优化 | 第117-118页 |
·葡萄酒芳香物质GC-MS分析 | 第118-122页 |
·讨论 | 第122-124页 |
·葡萄酒酶解增香途径探讨 | 第122-123页 |
·葡萄酒酶解增香影响因素的探讨 | 第123-124页 |
·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5-127页 |
·结论 | 第125页 |
·本论文创新点 | 第125-126页 |
·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| 第12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-142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