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汉字认知规律与对外汉字教学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一章 汉字认知与对外汉字教学第13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特点与认知第1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汉字的性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汉字的特点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汉字的认知第19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汉字认知规律与教学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汉字的认知难度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借鉴认知引入汉字构字原理和汉字文化第28-29页
第二章 汉字认知教学问题及可操作性分析第29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字认知方面的问题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汉字形体变化对认知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汉字相关意义的变迁或消失对认知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汉字教学方面的问题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材方面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系统汉字的分布问题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教师方面的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汉字认知教学可操作性分析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汉字本体的认知教学操作性分析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关于汉字文化的认知教学操作性分析第46-48页
第三章 汉字认知规律指导下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建议第48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汉字认知规律指导下的教学策略第48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根据汉字结构特点进行认知教学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按照造字法的规律进行认知教学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根据汉字的文化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第56-59页
    第二节 对对外汉语教材以及教师的建议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教材的建议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建议第60-62页
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课程体验式教学初探--以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为例
下一篇:贵州彝文文献翻译史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