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三种抗氧化物质 | 第10-16页 |
1.1.1 L-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| 第10-12页 |
1.1.2 槲皮素 | 第12-14页 |
1.1.3 (+)-儿茶素 | 第14-16页 |
1.2 抗氧化剂作用机制 | 第16-17页 |
1.2.1 清除自由基 | 第16页 |
1.2.2 淬灭活性氧 | 第16页 |
1.2.3 清除氧 | 第16-17页 |
1.2.4 螯合金属离子 | 第17页 |
1.2.5 作用于与自由基有关的酶 | 第17页 |
1.3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与现状 | 第17-21页 |
1.3.1 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体系 | 第18-21页 |
1.3.3 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的现状 | 第21页 |
1.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5.1 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5.2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非脂体系中抗氧化能力评价及相关性研究 | 第23-37页 |
2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1.1 材料 | 第23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23-24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2.2 实验与方法 | 第24-27页 |
2.2.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| 第24页 |
2.2.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| 第24-25页 |
2.2.3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| 第25页 |
2.2.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| 第25-26页 |
2.2.5 铁离子还原能力 | 第26页 |
2.2.6 总抗氧化能力 | 第26页 |
2.2.7 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 | 第26页 |
2.2.8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5页 |
2.3.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| 第27-28页 |
2.3.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 | 第28-29页 |
2.3.3 清除羟自由基能力 | 第29-30页 |
2.3.4 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| 第30-31页 |
2.3.5 铁离子还原能力 | 第31-32页 |
2.3.6 总抗氧化能力 | 第32-33页 |
2.3.7 几种抗氧化能力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| 第33-34页 |
2.3.8 讨论 | 第34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亚油酸油状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| 第37-52页 |
3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37-38页 |
3.1.1 材料 | 第37页 |
3.1.2 主要试剂 | 第37-38页 |
3.1.3 主要仪器 | 第38页 |
3.2 实验与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2.1 配制受试物-Triton X-100溶液 | 第38页 |
3.2.2 配制样品组、空白组与亚油酸组 | 第38页 |
3.2.3 增重法 | 第38页 |
3.2.4 Rancimat法 | 第38-39页 |
3.2.5 共轭二烯/共轭三烯法 | 第39页 |
3.2.6 TBA法 | 第39页 |
3.2.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9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1页 |
3.3.1 增重法 | 第39-41页 |
3.3.2 Rancimat法 | 第41-43页 |
3.3.3 共轭二烯法 | 第43-45页 |
3.3.4 共轭三烯法 | 第45-47页 |
3.3.5 TBA法 | 第47-49页 |
3.3.6 讨论 | 第49-5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亚油酸水包油乳状液体系中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| 第52-66页 |
4.1 材料、试剂及仪器 | 第52-53页 |
4.1.1 材料 | 第52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52-53页 |
4.1.3 主要仪器 | 第53页 |
4.2 实验与方法 | 第53-54页 |
4.2.1 亚油酸O/W乳状液的制备 | 第53页 |
4.2.2 氧化条件 | 第53页 |
4.2.3 共轭二烯/三烯法 | 第53-54页 |
4.2.4 MDA测定法 | 第54页 |
4.2.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| 第54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5页 |
4.3.1 共扼二烯法 | 第54-56页 |
4.3.2 共轭三烯法 | 第56-58页 |
4.3.3 MDA法 | 第58-60页 |
4.3.4 不同氧化测定体系的比较 | 第60-63页 |
4.3.5 讨论 | 第63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