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缩略语表 | 第8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20页 |
1.1 扇贝 | 第11-12页 |
1.1.1 扇贝资源 | 第11页 |
1.1.2 扇贝裙边及其利用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 生物活性肽及其研究方法 | 第12-16页 |
1.2.1 生物活性肽 | 第12页 |
1.2.2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3 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 氧化与抗氧化肽 | 第16-18页 |
1.3.1 氧化 | 第16-17页 |
1.3.2 抗氧化肽 | 第17页 |
1.3.3 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机制 | 第17-18页 |
1.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、意义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菠萝蛋白酶酶解扇贝裙边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| 第20-31页 |
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1.1 主要材料 | 第20页 |
2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.1 扇贝裙边的理化指标测定 | 第21页 |
2.2.2 菠萝蛋白酶酶活力的测定 | 第21页 |
2.2.3 酶解度(DH)的测定 | 第21页 |
2.2.4 DPPH 清除能力测定 | 第21页 |
2.2.5 菠萝蛋白酶酶解条件单因素试验 | 第21-22页 |
2.2.6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条件 | 第2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30页 |
2.3.1 扇贝裙边的理化指标测定 | 第22页 |
2.3.2 菠萝蛋白酶酶活力的测定 | 第22页 |
2.3.3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.4 酶解 pH 值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3.5 酶用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3.6 酶解底物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5页 |
2.3.7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8 响应面法优化菠萝蛋白酶酶解扇贝裙边制备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 | 第26-30页 |
2.3.9 最优条件与验证试验 | 第30页 |
2.4 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扇贝裙边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研究 | 第31-51页 |
3.1 材料与仪器 | 第31-32页 |
3.1.1 主要材料 | 第31-32页 |
3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2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32-36页 |
3.2.1 超滤 | 第32-33页 |
3.2.2 不同分子量活性肽组分 DPPH 清除率的测定 | 第33页 |
3.2.3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3.2.4 Sephadex G-25 凝胶层析 | 第34-35页 |
3.2.5 凝胶层析条件的确定 | 第35页 |
3.2.6 数据分析 | 第35页 |
3.2.7 RP-HPLC 分离扇贝裙边抗氧化肽 | 第35-36页 |
3.2.8 在线净化液相色谱-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仪测定多肽的分子量 | 第3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9页 |
3.3.1 超滤 | 第36页 |
3.3.2 不同分子量活性肽组分 DPPH 清除率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3.3.3 不同分子量活性肽组分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3.3.4 Sephadex G-25 凝胶层析分离条件的确定 | 第38-44页 |
3.3.5 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测定 | 第44-45页 |
3.3.6 反相高效液相 RP-HPLC 分析扇贝裙边抗氧化肽 | 第45页 |
3.3.7 在线净化液相色谱-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仪(Q Exative)测定分子量 | 第45-49页 |
3.4 小结 | 第49-51页 |
3.4.1 超滤法分离纯化扇贝裙边抗氧化肽 | 第49-50页 |
3.4.2 Sephadex G-25 法纯化扇贝裙边抗氧化肽 | 第50页 |
3.4.3 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扇贝裙边抗氧化肽 | 第50页 |
3.4.4 在线净化液相色谱-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仪测定抗氧化肽分子量 | 第50-51页 |
4 全文总结 | 第51-53页 |
4.1 主要结论 | 第51页 |
4.2 论文创新点 | 第51-52页 |
4.3 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