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5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9页 |
二、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四、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2-13页 |
五、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《木兰辞》的历史文化精神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《木兰诗篇》核心唱词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花木兰从军前的氛围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花木兰决定从军前的心境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花母花父重唱对花木兰从军的心理推动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 刘爽唱词对花木兰形象的烘托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从主要唱段看花木兰形象的塑造 | 第24-38页 |
第一节 花木兰主要唱段分析 | 第24-30页 |
一、花木兰独唱唱段《啊,月亮》 | 第24-26页 |
二、花木兰刘爽重唱唱段《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》 | 第26-28页 |
三、花木兰独唱唱段《木兰花》 | 第28-29页 |
四、花木兰独唱唱段《战友们呼唤的声音》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彭丽媛演唱表演对于花木兰形象的呈现 | 第30-38页 |
一、彭丽媛演唱对于花木兰形象的音乐呈现 | 第31-35页 |
二、彭丽媛身段表演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 | 第35-38页 |
第四章 其他人物唱段表演对花木兰形象的烘托 | 第38-47页 |
第一节 花母花父二重唱对于花木兰形象塑造的意义 | 第38-44页 |
一、花母唱段解析 | 第40-42页 |
二、花父唱段解析 | 第42-44页 |
第二节 刘爽独唱对于花木兰形象塑造的作用 | 第44-47页 |
第五章 《木兰诗篇》对我国民族歌剧、声乐艺术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第一节《木兰诗篇》对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《木兰诗篇》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表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