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--教学法、教学工作论文

韩国学习者汉语两字组声调听辨实验分析

致谢第6-7页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23页
    1.1 对外汉语教学声调研究概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声调研究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2 韩国学习者的汉语声调教学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单字调教学的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对两字组声调教学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对字——词——句声调教学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2-23页
第二章 两字组声调听辨分析第23-64页
    2.1 听辨测试词表及测试对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测试对象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测试词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听辨测试步骤及分析方式第24-25页
    2.2 初级水平学生两字组声调听辨测试结果第25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前字为阴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前字为阳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前字为上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前字为去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36-39页
    2.3 中级水平学生两字组声调听辨分析第39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前字为阴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前字为阳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前字为上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前字为去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49-51页
    2.4 高级水平学生两字组声调听辨分析第51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前字为阴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前字为阳平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前字为上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前字为去声的两字组声调组合第60-61页
    2.5 初、中、高级学生听辨结果总结及对比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初、中、高级水平韩国学习者听辨结果总结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初、中、高级水平韩国学习者听辨结果对比分析第62-64页
第三章 高级水平韩国学习者 2+2 组合的二次听辨第64-76页
    3.1 听辨测试(二)设计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测试词表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测试对象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听辨测试步骤及分析方式第66-67页
    3.2 两字组声调针对性听辨分析第67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2+2 组合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2+2 组合在不同词频中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2+2 组合前后音节的数据统计及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小结第75-76页
第四章 韩国学习者声调组合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第76-81页
    4.1 韩国学习者声调组合偏误原因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迁移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师的声调教学策略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学习者学习策略第78页
    4.2 对韩国学习者双音节词声调教学的建议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重视内因,培养学生的声调意识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教师声调教学和训练方法形象化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注重声调听辨的训练第79-81页
第五章 结论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附录第87-93页
    附录一:“高低”组区别特征和调类标注听辨测试表第87-89页
    附录二:“升降”组区别特征和调类标注听辨测试表第89-91页
    附录三:“平曲”组区别特征和调类标注听辨测试表第91-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语学习类手机应用软件的分析与优化--以ChineseSkill为例
下一篇:基于TDC-GP22与相关法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的研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