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、山楂果胶性质研究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
符号说明 | 第4-8页 |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1 前言 | 第12-25页 |
1.1 苹果和山楂 | 第12-16页 |
1.1.1 苹果和山楂简介 | 第12页 |
1.1.2 苹果和山楂的营养成分 | 第12-14页 |
1.1.3 苹果的保健功能 | 第14页 |
1.1.4 山楂的保健功能 | 第14页 |
1.1.5 苹果的加工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1.6 山楂的加工现状 | 第15页 |
1.1.7 苹果果渣概述 | 第15-16页 |
1.2 果胶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1.2.1 果胶概述 | 第16页 |
1.2.2 果胶的种类 | 第16-17页 |
1.2.3 果胶的分子结构 | 第17页 |
1.2.4 果胶的生理作用 | 第17-18页 |
1.2.5 果胶的制备方法 | 第18页 |
1.2.6 果胶的重要性质 | 第18-20页 |
1.3 果胶工业化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4 果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4.1 果胶应用概述 | 第21页 |
1.4.2 果胶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1.5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6 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23-24页 |
1.6.1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1.6.2 研究目标 | 第23-24页 |
1.7 研究路线 | 第24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4页 |
2.1 试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2 主要试剂 | 第25-26页 |
2.3 主要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4 试验方法 | 第27页 |
2.4.1 果胶的提取及纯化 | 第27页 |
2.4.2 果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 | 第27页 |
2.5 分析方法 | 第27-33页 |
2.5.1 基本指标测定 | 第27-30页 |
2.5.2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0页 |
2.5.3 X光衍射 | 第30-31页 |
2.5.4 差示扫描热分析 | 第31页 |
2.5.5 表面形态分析 | 第31页 |
2.5.6 凝胶质构分析 | 第31页 |
2.5.7 流变学性质 | 第31-32页 |
2.5.8 发酵乳性质测定 | 第32-33页 |
2.6 数据分析 | 第33-3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68页 |
3.1 苹果果胶组成及性质 | 第34-48页 |
3.1.1 苹果果胶组成 | 第34-37页 |
3.1.2 苹果果胶Mw及固有粘度的测定 | 第37页 |
3.1.3 苹果果胶色度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1.4 苹果果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1.5 差示扫描量热法 | 第39-40页 |
3.1.6 苹果果胶质构特性 | 第40-43页 |
3.1.7 苹果果胶流变学特性 | 第43-48页 |
3.2 山楂果胶组成及性质 | 第48-59页 |
3.2.1 山楂果胶组成 | 第48-49页 |
3.2.2 山楂果胶Mw及固有粘度的测定 | 第49-50页 |
3.2.3 发酵、浸提山楂果胶色度分析 | 第50页 |
3.2.4 山楂果胶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0-51页 |
3.2.5 差示扫描热量法 | 第51-52页 |
3.2.6 山楂果胶X射线衍射结果 | 第52页 |
3.2.7 发酵、浸提山楂果胶电镜扫描结果 | 第52-53页 |
3.2.8 山楂果胶质构特性 | 第53-54页 |
3.2.9 山楂果胶流变学特性 | 第54-59页 |
3.3 果胶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| 第59-68页 |
3.3.1 凝固型发酵乳凝胶性质 | 第59-60页 |
3.3.2 搅拌型发酵乳质构性质 | 第60-64页 |
3.3.3 果胶对搅拌型发酵乳持水力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3.3.4 凝固型发酵乳感官评价 | 第65-66页 |
3.3.5 搅拌型发酵乳感官评价 | 第66-68页 |
4 讨论 | 第68-71页 |
4.1 果胶DE的测定方法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| 第68页 |
4.2 不同质构测试模式的比较 | 第68-69页 |
4.3 果胶流变学性质的研究与应用 | 第69页 |
4.4 果胶性质比较 | 第69-71页 |
5 结论 | 第71-72页 |
5.1 苹果果胶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| 第71页 |
5.2 山楂果胶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| 第71页 |
5.3 果胶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