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| ·我国鲜切果蔬产业的基本现状 | 第11页 |
| ·鲜切果蔬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及常用含氯杀菌剂的弊端 | 第11-14页 |
| ·鲜切果蔬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| 第11-13页 |
| ·常用含氯杀菌剂的弊端 | 第13-14页 |
| ·新型化学杀菌剂 | 第14-16页 |
| ·二氧化氯(ClO2) | 第14-15页 |
| ·过氧乙酸(Peroxyacetic acid) | 第15页 |
| ·过氧化氢(H2O2) | 第15-16页 |
| ·臭氧(O3) | 第16页 |
| ·新型物理杀菌技术 | 第16-19页 |
| ·微酸电解水 | 第16-17页 |
| ·紫外线和辐射杀菌 | 第17-18页 |
| ·超高压杀菌 | 第18页 |
| ·适度热处理 | 第18-19页 |
| ·新型生物杀菌技术 | 第19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鲜切胡萝卜的真空预冷实验研究 | 第21-30页 |
| ·引言 | 第21页 |
| ·实验所用材料与仪器、设备 | 第21-23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21-2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| 第23页 |
| ·试验方案设计 | 第23页 |
| 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·鲜切与完整胡萝卜真空预冷效果的比较 | 第24-25页 |
| ·切片厚度和预冷终温对鲜切胡萝卜真空预冷效果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真空预冷处理对鲜切胡萝卜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真空预冷处理对鲜切胡萝卜贮藏期间色差和硬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二甲基二碳酸盐用于鲜切胡萝卜杀菌的条件优化研究 | 第30-41页 |
| ·引言 | 第30-31页 |
| ·实验所用材料与仪器、设备 | 第3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| ·鲜切胡萝卜样品的制备 | 第31页 |
| ·DMDC 溶液的制备及杀菌处理方法 | 第31页 |
| ·菌落总数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实验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0页 |
| ·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及其显著性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DMDC 杀菌作用下鲜切胡萝卜中细菌总数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死亡数量级的响应面分析 | 第35-38页 |
| ·模型的优化与验证 | 第38-40页 |
| 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二甲基二碳酸盐对鲜切胡萝卜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| 第41-51页 |
| ·引言 | 第41页 |
| ·实验所用材料与仪器、试剂 | 第41-42页 |
| ·实验材料、试剂、仪器 | 第41页 |
| ·实验设备 | 第41-42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42-45页 |
| ·鲜切胡萝卜样品的制备 | 第42页 |
| ·DMDC 溶液的杀菌处理方法 | 第42页 |
| ·微生物测定方法 | 第42页 |
| ·多酚氧化酶(PPO)活力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·过氧化氢酶(POD)活力测定 | 第43页 |
| ·维生素 C 含量测定 | 第43页 |
| ·β-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| 第43-44页 |
| ·总体感官评定 | 第44页 |
| ·表面颜色变化 | 第44页 |
| ·硬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45页 |
| ·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0页 |
| ·DMDC 处理对鲜切胡萝卜表面微生物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DMDC 处理对鲜切胡萝卜 PPO 和 POD 酶活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DMDC 处理对鲜切胡萝卜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DMDC 处理对鲜切胡萝卜总体感官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DMDC 处理对鲜切胡萝卜硬度和色差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5章 超高氧高阻隔膜气调包装用于鲜切胡萝卜的实验研究 | 第51-60页 |
| ·引言 | 第51页 |
| ·实验材料及仪器、设备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51页 |
| ·仪器与设备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原材料预处理 | 第52页 |
| ·包装袋内 O2/CO2含量的测定 | 第52页 |
| ·失重率的测定 | 第52页 |
| ·呼吸强度的测定 | 第52页 |
| ·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| 第52-53页 |
| ·总胡萝卜素和总酚含量的测定 | 第53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9页 |
| ·包装袋内 O2/CO2含量的变化 | 第53-54页 |
| ·超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失重率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| ·超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| ·超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·超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·超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胡萝卜总酚含量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| 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61页 |
| ·展望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| 致谢 | 第69-70页 |
| 个人简历及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