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字为中心”的对外汉语学习字典的编写尝试--以菲律宾布拉卡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为背景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14页 |
1.1.1 选题背景-编撰字典的必要性 | 第8-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-编撰字典的重要性 | 第9-10页 |
1.1.3 编撰字典的可行性 | 第10-11页 |
1.1.4 “以字为中心”的字典渊源及选择缘由 | 第11-14页 |
1.2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2.3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 论文特色及创新 | 第15页 |
1.4 相关的研究综述 | 第15-20页 |
1.4.1 词典编撰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.2 汉字教学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4.3 现有字典成果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| 第20-34页 |
2.1 调查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1.1 调查对象 | 第20-21页 |
2.1.2 调查内容 | 第21页 |
2.2 结果分析 | 第21-32页 |
2.2.1 自然情况的统计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2 选择题的统计分析 | 第22-32页 |
2.2.3 简答题的统计分析 | 第32页 |
2.3 调查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字典编撰的用例原则 | 第34-44页 |
3.1 字典编撰的基本原则 | 第34-38页 |
3.1.1 选字简易,高频常用 | 第34-35页 |
3.1.2 释义全面,浅显易懂 | 第35-36页 |
3.1.3 用词取舍,删繁就简 | 第36-37页 |
3.1.4 汉译为主,英释为辅 | 第37页 |
3.1.5 巧配图片,望图生义 | 第37-38页 |
3.2 汉字用例的考虑因素 | 第38-41页 |
3.2.1 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| 第38-39页 |
3.2.2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同 | 第39-40页 |
3.2.3 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不同 | 第40页 |
3.2.4 其他因素 | 第40-41页 |
3.3 拟编字典的内容板块 | 第41-44页 |
3.3.1 汉字的基础部分 | 第41-42页 |
3.3.2 汉字的配词用句 | 第42-43页 |
3.3.3 汉字的拓展部分 | 第43页 |
3.3.4 其他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“以字为中心”的汉语学习字典设计五十例 | 第44-98页 |
凡例 | 第44-45页 |
拼音检字索引 | 第45-46页 |
部首检字索引 | 第46-47页 |
笔画数检字索引 | 第47页 |
缩略语表 | 第47-48页 |
汉字笔画名称表 | 第48-9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0页 |
附录一 | 第100-103页 |
附录二 | 第103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04-105页 |
后记 | 第105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