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语背景学生三类平比句式肯定形式的习得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一. 引言 | 第7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| 第9-12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9-11页 |
·本文研究范围 | 第11-12页 |
二.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22页 |
·汉语平比句式的本体研究 | 第12-20页 |
·平比范畴和句式总体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三类平比句式相关研究 | 第15-20页 |
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比较句式习得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比较句式总体习得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三类平比句式习得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小结 | 第22页 |
三.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3页 |
四.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| 第23-37页 |
·对“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”语料的研究 | 第23-26页 |
·语料来源和数据背景 | 第23-2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对调查问卷语料的研究 | 第26-30页 |
·被试情况 | 第26-27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27-29页 |
·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习得顺序和习得过程研究 | 第30-37页 |
·习得顺序研究 | 第30-31页 |
·习得过程研究 | 第31-37页 |
五. 影响习得顺序和习得过程的因素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认知难易程度 | 第37-38页 |
·句式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 | 第38页 |
·语言教学 | 第38-40页 |
六. 结论和教学建议 | 第40-42页 |
·结论 | 第40页 |
·教学建议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一 | 第45-46页 |
附录二 | 第46-47页 |
附录三 | 第47-48页 |
附录四 | 第48-52页 |
后记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