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科班非洲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个案研究与对策分析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关于汉字教学的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汉字书写偏误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小结 | 第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汉字书写偏误的个案调查 | 第18-21页 |
·个案跟踪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| 第18页 |
·个案跟踪调查的目的 | 第18-19页 |
·汉字书写偏误个案调查的理论依据 | 第19-20页 |
·偏误分析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偏误判定和数据统计的依据 | 第20页 |
·汉字书写偏误的分类依据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汉字书写偏误的分类 | 第21-30页 |
·笔画层面 | 第22-24页 |
·增加笔画 | 第22页 |
·减少笔画 | 第22-23页 |
·笔画误用 | 第23-24页 |
·笔顺偏误 | 第24页 |
·部件层面 | 第24-26页 |
·增加部件 | 第24-25页 |
·减少部件 | 第25页 |
·部件错位 | 第25页 |
·部件误用 | 第25-26页 |
·整字层面 | 第26-28页 |
·同音误用 | 第26-27页 |
·近音误用 | 第27页 |
·近形误用 | 第27-28页 |
·结构误用 | 第28页 |
·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汉字书写偏误产生的原因 | 第30-36页 |
·学习者自身 | 第30-33页 |
·性格差异 | 第30-31页 |
·学习动机 | 第31-32页 |
·学习策略 | 第32-33页 |
·学习态度 | 第33页 |
·汉字本身 | 第33-34页 |
·母语的影响 | 第34页 |
·教师的因素 | 第34-35页 |
·教材的编排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预科班非洲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对策 | 第36-43页 |
·学习对策 | 第36-37页 |
·加强汉字学习强度 | 第36页 |
·增加汉语使用频率 | 第36-37页 |
·教学对策 | 第37-40页 |
·创新性教学 | 第37-38页 |
·针对性教学 | 第38-39页 |
·计划性教学 | 第39页 |
·趣味性教学 | 第39-40页 |
·变化性教学 | 第40页 |
·教材编排对策 | 第40-43页 |
·教材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教材的编排 | 第41-43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43-45页 |
·基本结论 | 第43页 |
·不足之处 | 第43-44页 |
·后期展望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附录 | 第48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