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副词“究竟”的多角度考察与对外汉语教学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依据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“究竟”语法化过程研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“究竟”语法特征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“究竟”语用功能研究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理论及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理论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4 语料来源说明第12-13页
第2章 “究竟”的本体研究第13-21页
    2.1 “究竟”的语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究竟”的语义来源及发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“究竟”的基本语义第13-14页
    2.2 “究竟”句法结构特征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究竟”的句类分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究竟”的句型分布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“究竟”在句中的位置第17-18页
    2.3 “究竟”的语用功能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述谓性功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传信传疑功能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强调性功能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篇章功能第19-21页
第3章 “究竟”的对外汉语教学探索第21-34页
    3.1 教材分析——以《博雅汉语》为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释词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练习设计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复现率考察第23页
    3.2 教材编写建议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注释编写建议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练习编写建议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提高复现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提高语言材料的真实性、生动性和实用性第25页
    3.3 “究竟”的使用情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留学生使用“究竟”的情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究竟”的偏误类型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“究竟”不同义项的使用不平衡第28页
    3.4 课堂教学探索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课前准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导入生动有趣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明确“究竟”释义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注意“究竟”与其他易混词的区别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强化对“究竟”的输出,采取多种练习方式第32-34页
结语第34-35页
参考文献第35-37页
致谢第37页

论文共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古阴声韵在河曲方言中的变化
下一篇:广告语篇中交际语境的顺应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