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--食品化学论文

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变化规律研究

摘要第4-7页
Abstract第7-9页
论文说明 缩写词表第10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酸面团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酸面团中的微生物群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1 乳酸菌的代谢途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.2 酵母菌的代谢途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酸面团对发酵制品品质的影响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1 改善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机械加工特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2 改善发酵食品风味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3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.4 对发酵食品营养和保健特性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含量变化研究第22-32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1 面粉基本指标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2 植物乳酸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3 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活化以及酸面团的制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4 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5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.6 数据分析第2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原料面粉的基本指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植物乳酸菌生长曲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比浊法测定乳酸菌生长曲线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1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总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2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剩余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可溶性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4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5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含量的变化第30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三章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研究第32-78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2页
    3.2 材料和方法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材料与试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仪器设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试验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酸面团的制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RP-HPLC酸面团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SDS-PAGE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质组成变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数据分析第35页
    3.3 结果分析第35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RP-HPLC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35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1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可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35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2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1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50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SDS-PAGE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58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1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可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2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不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2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可溶性麦谷蛋白组成变化第69-7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5-78页
第四章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二级结构变化研究第78-105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78-79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试剂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仪器设备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试验方法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酸面团中麦谷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处理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麦谷蛋白结构测定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数据分析第80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80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可溶性麦谷蛋二级结构的变化第80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不溶性麦谷蛋二级结构变化第88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SDS可溶性麦谷蛋二级结构的变化第96-10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03-105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-108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05-10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06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3页
致谢第113-114页
个人简历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砷污染土壤的修复—固化/稳定化及植物修复
下一篇:水质和冲泡方式对绿茶茶汤及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