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1 汉语国际教育的历史背景 | 第13页 |
1.1.2 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3 国际汉语教师的现状 | 第14页 |
1.2 解题 | 第14-16页 |
1.2.1 关于“国际汉语师资” | 第14-15页 |
1.2.2 关于“胜任力” | 第15页 |
1.2.3 关于“胜任力模型” | 第15-16页 |
1.2.4 关于“教师胜任力模型” | 第16页 |
1.2.5 关于“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模型” | 第16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6-22页 |
1.3.1 国内外关于“胜任力”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2 国内外关于“教师胜任力”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3.3 国内外关于“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”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3.4 文献评论 | 第21-22页 |
1.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| 第22-25页 |
1.4.1 理论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4.2 实践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设计 | 第25-27页 |
2.1 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| 第25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25页 |
2.3 研究过程设计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 | 第27-43页 |
3.1 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条目获取及实施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2 试测 | 第28-29页 |
3.2.1 研究目的 | 第28-29页 |
3.2.2 研究程序 | 第29页 |
3.2.3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| 第29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9页 |
3.3.1 项目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3.2 第一次结构效度分析—因子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3.3 第一次信度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.4 第二次结构效度分析—因子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5 第二次信度分析—Cronbach alpha系数 | 第38-39页 |
3.4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力模型 | 第39-43页 |
3.4.1 因子命名 | 第39页 |
3.4.2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模型 | 第39-40页 |
3.4.3 胜任力项目解释 | 第40-43页 |
第四章 泰国中小学国际汉语教师胜任现状调查与分析 | 第43-80页 |
4.1 正式施测 | 第43页 |
4.1.1 研究目的 | 第43页 |
4.1.2 研究被试 | 第43页 |
4.1.3 研究工具 | 第43页 |
4.1.4 研究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| 第43页 |
4.2 施测结果与分析 | 第43-76页 |
4.2.1 被试者汉语教师基本情况分析——描述统计量 | 第43-48页 |
4.2.2 被试者汉语教师胜任力条目具体得分情况 | 第48-57页 |
4.2.3 汉语教师基本情况与胜任力项目得分情况交叉分析 | 第57-76页 |
4.3 国际汉语教师的整体胜任情况 | 第76-80页 |
4.3.1 汉语老师胜任情况分析 | 第76页 |
4.3.2 非常胜任组与一般胜任组、比较胜任组在胜任力项目上的具体得分情况 | 第76-80页 |
第五章 研究成果、结论与讨论 | 第80-85页 |
5.1 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
5.2 研究结论 | 第81-82页 |
5.3 研究讨论 | 第82-85页 |
5.3.1 本研究的特点 | 第82-83页 |
5.3.2 本研究的局限 | 第83页 |
5.3.3 后续研究的建议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附录 | 第88-9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