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像作品在对外汉语中的运用--以《家有儿女》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选题缘由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0页 |
一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二 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第四节 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一 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二 运用影像作品进行汉语教学的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影视作品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影视作品在语言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6页 |
一 克拉申的“输入假说”理论 | 第13页 |
二 教育学建构主义理论(抛锚式教学法) | 第13-14页 |
三 视听法教学理论 | 第14-15页 |
四 交际法教学理论 | 第15-16页 |
五 语言学习环境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 | 第16页 |
第二节 影视作品对中国文化传播的作用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情景剧的特征及教学价值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《家有儿女》教学价值的分析 | 第19-23页 |
第一节 内容介绍及选取标准 | 第19-21页 |
一 内容介绍 | 第19-20页 |
二 选取标准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本剧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工作的价值 | 第21-23页 |
一 对于培养汉语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 | 第21-22页 |
二 对中国文化的推广作用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《家有儿女》教学设计 | 第23-38页 |
第一节 教学思路设计 | 第23-24页 |
一 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| 第23页 |
二 教学内容分析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教学方法设计 | 第24-26页 |
一 词汇教学方法 | 第24-25页 |
二 语法教学方法 | 第25-26页 |
三 文化教学方法 | 第26页 |
第三节 教学原则 | 第26-27页 |
第四节《家有儿女》课堂教学详案 | 第27-38页 |
第五章 教学评价与反思 | 第38-40页 |
第一节 教学评价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教学反思 | 第39-40页 |
结语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2页 |
附录 | 第42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