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字教学调查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9-1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同音字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研究成果 | 第12-16页 |
2.1 语境理论 | 第12-14页 |
2.1.1 语境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| 第12-13页 |
2.1.2 语境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字教学 | 第13-14页 |
2.2 语言竞争模式与同音字教学 | 第14-15页 |
2.3 文化适应模式与同音字教学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字教学调查 | 第16-29页 |
3.1 同音字教学调查简介 | 第16页 |
3.2 同音字教学调查设计 | 第16-17页 |
3.2.1 调查目的 | 第16页 |
3.2.2 调查对象 | 第16页 |
3.2.3 调查内容 | 第16-17页 |
3.2.4 调查方式 | 第17页 |
3.3 同音字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7-27页 |
3.4 调查结果对同音字教学的启示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字教学对策 | 第29-36页 |
4.1 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字教学原则 | 第29-34页 |
4.1.1 针对性原则:不同课型重点不同 | 第29-31页 |
4.1.2 循序渐进原则: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| 第31-32页 |
4.1.3 系统性原则 | 第32-34页 |
4.2 其他对策 | 第34-36页 |
4.2.1 文化因素的渗透 | 第34页 |
4.2.2 教材编写 | 第34-36页 |
第5章 结语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附录 汉语教学中的同音字教学调查问卷 | 第42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