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(一)选题缘起 | 第8页 |
(二)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1.对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 | 第8-9页 |
2.对行动研究应用于教师发展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3.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研究 | 第10页 |
4.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发展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(三)研究对象 | 第11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问卷调查法 | 第11页 |
2.访谈法 | 第11-12页 |
3.统计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一、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(一)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推广活动 | 第13-14页 |
1.汉语教学活动 | 第13页 |
2.文化宣传活动 | 第13-14页 |
3.教师培养工作 | 第14页 |
(二)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推广发展成果 | 第14-16页 |
1.学生数量不断增加,汉语认同感提升 | 第14页 |
2.归国留学生在本土汉语教学中发挥辐射作用 | 第14-15页 |
3.孔院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大提升 | 第15页 |
4.中、布关系日益密切 | 第15-16页 |
二、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对志愿者专业素质要求 | 第16-19页 |
(一)汉语教学基础与教学方法 | 第16页 |
(二)跨文化交际能力 | 第16-17页 |
(三)海外生存能力 | 第17页 |
(四)与他人沟通能力 | 第17-18页 |
(五)科学研究能力 | 第18-19页 |
三、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专业素质总体情况 | 第19-43页 |
(一)调查问卷介绍 | 第19-20页 |
1.调查与访谈对象 | 第19页 |
2.调查设计与编写 | 第19页 |
3.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19-20页 |
(二)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| 第20-36页 |
1.学生问卷结果统计 | 第20-24页 |
2.孔院及公派教师问卷结果统计 | 第24-28页 |
3.志愿者问卷结果统计 | 第28-36页 |
(三)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6-43页 |
1.志愿者教师基本信息 | 第36页 |
2.志愿者教师已具备的专业素质 | 第36-38页 |
3.志愿者教师自身发展中欠缺的素质 | 第38-43页 |
四、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专业素质提升建议及策略 | 第43-49页 |
(一)志愿者自身努力方面 | 第43-45页 |
1.利用语言环境优势,实现自主学习 | 第43-44页 |
2.转变认知以适应环境,避免出现“文化休克” | 第44页 |
3.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行动研究,培养问题意识 | 第44-45页 |
(二)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面 | 第45-46页 |
1.利用本校优势,培养硕士生文化传播能力 | 第45-46页 |
2.以就业为导向,提高硕士生核心竞争力 | 第46页 |
(三)汉办培训方面 | 第46-47页 |
1.加大赴任国语言培训力度,提高教学有效性 | 第46-47页 |
2.增加才艺培训选项,加强志愿者文化素养 | 第47页 |
3.联通新、老志愿者,增进经验交流与心得体会 | 第47页 |
(四)孔子学院志愿者管理方面 | 第47-49页 |
1.组织志愿者职前培训,帮助志愿者适应工作 | 第48页 |
2.跟踪志愿者教学活动,指导志愿者教师教学相长 | 第48页 |
3.考核志愿者教学成果,激发志愿者发展动力 | 第48页 |
4.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,促进志愿者共同成长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73页 |
后记 | 第73-74页 |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