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绪论 | 第7-14页 |
(一)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(二)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(三)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(四)头部词语的界定与语料来源 | 第11-14页 |
一、头部词语的造词法与词义引申分析 | 第14-30页 |
(一)头 | 第15-18页 |
(二)首 | 第18-20页 |
(三)面 | 第20-22页 |
(四)脸 | 第22-23页 |
(五)眼 | 第23-24页 |
(六)目 | 第24-26页 |
(七)口 | 第26-28页 |
(八)嘴 | 第28-30页 |
二、头部词语的特殊语法功能 | 第30-38页 |
(一)头部词语作谓语 | 第30-33页 |
1.头部词语充当谓语的语义条件 | 第30-31页 |
2.头部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要句式 | 第31-33页 |
(二)头部词语作量词 | 第33-36页 |
1.头部词语作量词的分类 | 第33-35页 |
2.头部词语作量词的语义限制 | 第35页 |
3.头部词语作量词的认知分析 | 第35-36页 |
(三)头部词语作词缀 | 第36-38页 |
1.“头”作为准词缀 | 第36页 |
2.”头”作为构词词缀 | 第36-38页 |
三、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头部词语对比研究 | 第38-50页 |
(一)汉英头部词语的隐喻对比研究 | 第38-43页 |
1.头部部位投射于具体事物域 | 第39-41页 |
2.头部部位投射于空间、时间域 | 第41-42页 |
3.头部部位投射于容器域 | 第42-43页 |
(二)汉英头部隐喻认知的对应程度 | 第43-45页 |
1. 完全或基本对应 | 第43-44页 |
2.不对应 | 第44页 |
3.空缺 | 第44-45页 |
(三)汉英头部隐喻差异的探因 | 第45-50页 |
1.地域差异 | 第45-46页 |
2.文化差异 | 第46-47页 |
3.民族思维差异 | 第47-50页 |
四、头部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| 第50-56页 |
(一)注重对外汉语头部词语教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| 第50-51页 |
(二)进行汉外头部词语对比研究,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 | 第51-52页 |
(三)将汉语头部词语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| 第52-53页 |
(四)对外汉语头部词语多元化教学 | 第53-56页 |
1.语素教学法 | 第53-55页 |
2.放射状词汇教学法 | 第55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| 第60-68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