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Ship Structur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| 第5-10页 |
Based on Finite Element Method | 第5-10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0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9页 |
1.1 立题的依据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页 |
1.1.2 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| 第12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| 第14-17页 |
1.2.1 有限元强度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2 优化设计简介 | 第15-17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的目的和基本理论 | 第17页 |
1.3.2 研究的工作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3 研究的工作内容、方法、结果 | 第18-19页 |
2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| 第19-27页 |
2.1 有限元法基本简介 | 第19-23页 |
2.1.1 基本原理 | 第19页 |
2.1.2 有限元法基本思路 | 第19-20页 |
2.1.3 有限元法分析流程 | 第20-21页 |
2.1.4 有限元模型建模准则 | 第21-22页 |
2.1.5 有限元模型性能指标 | 第22-23页 |
2.2 有限元基本理论与方法[15] | 第23-27页 |
2.2.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| 第23-25页 |
2.2.2 弹性力学基本原理 | 第25-27页 |
3 船体静态结构强度分析 | 第27-63页 |
3.1 组合式双体打捞船结构强度计算 | 第27-36页 |
3.1.1 整体强度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1.2 撑杆强度计算 | 第33-36页 |
3.2 浮式平台静态应力分析 | 第36-63页 |
3.2.1 资料准备 | 第36页 |
3.2.2 有限元计算 | 第36-40页 |
3.2.3 超宽分段状态结构强度计算 | 第40-48页 |
3.2.4 最大沉状态结构强度分析 | 第48-56页 |
3.2.5 绞车房强度计算 | 第56-63页 |
4 动态结构强度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| 第63-74页 |
4.1 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| 第63-65页 |
4.2 浮式平台移运过程仿真计算 | 第65-74页 |
4.2.1 仿真计算的意义 | 第65页 |
4.2.2 浮式平台及相关参数 | 第65-66页 |
4.2.3 工作流程 | 第66-73页 |
4.2.4 总结 | 第73-74页 |
5 受强度约束的船舶局部结构有限元优化 | 第74-82页 |
5.1 有限元结构优化在船舶结构中的应用 | 第74页 |
5.2 有限元结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[19] | 第74-75页 |
5.3 ANSYS有限元优化方法 | 第75-80页 |
5.3.1 ANSYS的优化设计 | 第75-76页 |
5.3.2 优化设计流程和步骤 | 第76-78页 |
5.3.3 板架算例 | 第78-80页 |
5.4 VFOR程序优化算法 | 第80页 |
5.4 总结 | 第80-82页 |
6 结构拓扑优化及其二次开发 | 第82-89页 |
6.1 拓扑优化的发展 | 第82页 |
6.2 ANSYS拓扑优化功能及理论 | 第82-83页 |
6.3 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 | 第83-85页 |
6.3.1 基于ANSYS基础 | 第83-84页 |
6.3.2 二次开发的基本思想 | 第84页 |
6.3.3 APDL拓扑优化程序 | 第84-85页 |
6.4 典型算例和工程实例 | 第85-88页 |
6.4.1 连续体结构典型算例 | 第85-86页 |
6.4.2 桁架结构典型算例 | 第86-87页 |
6.4.3 工程实例 | 第87-88页 |
6.5 结语 | 第88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