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--食品添加剂论文

真菌A-O1的鉴定、培养及发酵产物的初步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4页
 1 色素研究概况第12-17页
   ·色素的发展简史第12-13页
   ·合成色素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合成色素的性质第13页
     ·合成色素的危害第13-14页
   ·天然色素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天然色素的优点第14页
     ·天然色素的种类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天然色素的性质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天然色素的应用第17页
 2 微生物产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第17-21页
   ·微生物新资源产天然色素研究进展第18页
   ·微生物产天然色素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产天然色素受培养基成分的影响第19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产天然色素受物理因素的影响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微生物产天然色素在不同添加物中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·微生物产天然色素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固定化细胞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菌种联合培养第21页
     ·产天然色素高产突变株的诱变方法第21页
 3 我国天然色素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第21-24页
   ·我国天然色素现存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·我国天然色素的发展策略第22-24页
     ·重点研发“纯天然、无公害、多功能”的食用天然色素第22页
     ·采用先进装备,加强技术水平,提高生产效率第22页
     ·建立产品的标准体系,开拓国内外市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综合利用生产原料,实现可持续发展第23页
     ·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,力争进入国际市场第23-24页
第二章 菌株A-01种类的鉴定第24-29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·菌种和质粒第24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4页
     ·质粒提取液第24页
   ·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确定第24页
     ·形态学特征鉴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·DNA提取(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)第25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第25页
     ·目的片段PCR产物回收与克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序列测序及序列分析第26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第26页
   ·形态学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·DNA的提取第27页
   ·PCR产物电泳结果第27页
   ·目的片段阳性克隆子的筛选与验证第27-28页
   ·rDNA ITS的序列测定第28页
 3 讨论第28-29页
第三章 菌株A-01产色工艺条件的优化第29-38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·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29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9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第29页
   ·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 ·种子菌液的制备第29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固体培养基的选择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·液体培养基的选择第30页
     ·培养基成分的筛选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碳源的筛选第30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氮源的筛选第30页
     ·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培养pH值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培养时间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培养温度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培养转速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最佳培养装液量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培养条件的正交试验第31-32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·固体培养基的选择第32页
   ·液体培养基的选择结果第32-33页
   ·最佳碳源的筛选第33页
   ·最佳氮源的筛选第33-34页
   ·最佳发酵起始pH值的选择第34页
   ·最佳发酵时间的选择第34-35页
   ·最佳发酵温度的选择第35页
   ·最佳发酵转速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·最佳装液量的选择第36页
   ·正交试验结果第36-37页
 3 讨论第37-38页
第四章 菌株A-01发酵产物稳定性初步研究第38-4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·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·供试菌株第38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8页
   ·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种子菌液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·色素的稳定性测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的热稳定性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在不同pH下的稳定性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在紫外灯下的稳定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在光照下的稳定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在不同金属离子中的稳定性第39页
       ·色素在不同添加物下的稳定性第39-40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·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·pH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·紫外线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·日光照射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·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·不同添加物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第42-43页
 3 讨论第43-44页
第五章 全文总结第44-45页
 1 结论第44页
 2 创新点第44页
 3 下一步研究计划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2页
附图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作者简介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茯砖茶加工中微生物演变及对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冠突散囊菌中多糖物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