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词语重叠式量变理据性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 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第一章 几种词性词语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分析 | 第17-23页 |
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副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四节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基式词语法语义结构对重叠方式的作用 | 第23-27页 |
第一节 联合式和附加式的重叠方式 | 第23-25页 |
一、联合式的重叠 | 第23-24页 |
二、附加式的重叠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偏正式、述宾式和述补式的重叠方式 | 第25-27页 |
一、偏正式的重叠 | 第25页 |
二、动宾式和述补式的重叠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词语重叠的语法意义类型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量变与性状的表达 | 第27-31页 |
一、程度变化的表达 | 第27-29页 |
二、时量与动量的表达 | 第29-30页 |
三、数量变化的表达 | 第30页 |
四、性状的表达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动词与其他词性词语重叠意义存在差异的原因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词语重叠语法点的教学建议 | 第33-38页 |
第一节 对教学的建议 | 第33-36页 |
一、对初级阶段教学的建议 | 第33-34页 |
二、对中级阶段教学的建议 | 第34-35页 |
三、对高级阶段教学的建议 | 第35-36页 |
第二节 对教材的建议 | 第36-38页 |
一、《汉语教程》在词语重叠语法点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二、对教材中处理词语重叠语法点的几点建议 | 第37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后记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