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致谢 | 第3-4页 |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7页 |
| 第二章 潮州弦诗乐的生成背景 | 第17-35页 |
| 第一节 潮地历代礼乐 | 第17-23页 |
| 第二节 源于潮地民间音乐 | 第23-29页 |
| 第三节 潮州弦诗乐与潮州文化氛围 | 第29-35页 |
| 第三章 潮州弦诗乐的形态 | 第35-46页 |
| 第一节 音乐形态 | 第35-39页 |
| 第二节 演奏形态 | 第39-44页 |
| 第三节 审美观念 | 第44-46页 |
| 第四章 潮州弦诗乐的社会功能 | 第46-74页 |
| 第一节 潮州弦诗乐的传播 | 第46-61页 |
| 一、音乐文本 | 第46页 |
| 二、合乐演出 | 第46-49页 |
| 三、接受体 | 第49页 |
| 四、乐社 | 第49-56页 |
| 五、承传 | 第56-61页 |
| 第二节 潮州弦诗乐的伦理价值 | 第61-74页 |
| 一、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 | 第61-62页 |
| 二、社会和合团结 | 第62-74页 |
| 第五章 结语 | 第74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| 附录一:1956年—2009年国内报刊发表的潮州音乐评介及研究文章目录 | 第80-87页 |
| 附录二:1933年—2009年出版发行的有关潮州音乐专著、刊物、乐谱目录 | 第87-90页 |
| 附录三:海内外潮乐社团表 | 第90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