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制造工艺论文--互连及多层布线技术论文

基于光电混合互连结构的DMA通信机制研究

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片上互连网络发展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DMA发展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4-16页
2 DMA基础理论第16-26页
    2.1 DMA概述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DMA传送方式的概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DMA方式的传送过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DMA的传送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2.2 DMA控制器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DMA控制器的基本组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MA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DMA控制器的操作类型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DMA与CPU分时访问内存的基本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6页
3 光电混合互连结构第26-46页
    3.1 光电混合互连网络的通信协议第26-28页
    3.2 NOC互连结构第2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路由器微结构设计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路由器顶层连线及仿真第37-39页
    3.3 光总线互连结构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光总线建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光总线仿真第41页
    3.4 资源网络接口第41-43页
    3.5 光电混合互连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4 DMA控制器的设计与建模第46-66页
    4.1 DMA控制器设计目标第46页
    4.2 DMA控制器整体模块划分第46-47页
    4.3 DMA控制器子模块详细设计与建模第4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lave模块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aster模块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硬件握手模块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寄存器模块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译码模块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模式选择模块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地址模块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FIFO模块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主机模式请求模块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中断模块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1 DMA控制器顶层模块第59页
    4.4 DMA控制器整体功能仿真第59-6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5 性能分析第66-74页
    5.1 系统整体结构第66-67页
    5.2 软硬件协同仿真第67-68页
    5.3 光电混合互连网络性能分析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零负载性能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非零负载性能第71-72页
    5.4 DMA控制器一对多模式性能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3-74页
6 总结与展望第74-76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4-7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5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用于数字DC-DC中的ADC的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动态可切换流水线RISC-V处理器建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