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1 秘鲁孔子学院的发展 | 第7页 |
1.1.2 阿雷基帕孔子学院的概况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范围、目的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1.2.1 研究范围 | 第8-9页 |
1.2.2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.3 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1-18页 |
2.1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 | 第11-16页 |
2.1.1 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的分类问题 | 第11-12页 |
2.1.2 关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关系 | 第12-13页 |
2.1.3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问题 | 第13-15页 |
2.1.4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技巧 | 第15-16页 |
2.2 需求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2.3 文化需求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阿雷基帕孔院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需求的调查 | 第18-36页 |
3.1 调查设计与实施 | 第18-20页 |
3.1.1 问卷设计与内容 | 第18-19页 |
3.1.2 调查对象与实施 | 第19-20页 |
3.2 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0-36页 |
3.2.1 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| 第20-22页 |
3.2.2 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渠道及使用频率 | 第22-27页 |
3.2.3 基于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程度的调查 | 第27-36页 |
第4章 阿雷基帕孔院汉语学习者对中华文化需求分析的研究 | 第36-57页 |
4.1 基于学生已经了解或者学习的中国文化的调查 | 第36-43页 |
4.1.1 对中国文化了解或学习的程度 | 第36页 |
4.1.2 被试者对各个文化项目已了解或学习的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1.3 已了解/学习的前五项与后五项的文化项目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 不同等级的汉语学习者的文化项目需求分析 | 第43-51页 |
4.2.1 初级学生对中国文化需求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2.2 中级学生对中国文化需求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2.3 高级学生对中国文化需求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4 需求人数位于前五项与后五项的文化项目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3 学生文化学习目标、方式及其对教学方式、教材满意度研究 | 第51-57页 |
4.3.1 学生文化学习目标调查与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2 学生文化学习方式调查与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.3 学生对文化教学方式的期望与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3.4 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推进秘鲁孔子学院文化教学的建议 | 第57-63页 |
5.1 文化内容的选取 | 第57-59页 |
5.1.1 文化认同叙述的角度 | 第57-58页 |
5.1.2 学生已了解或学习的文化项目的角度 | 第58页 |
5.1.3 学生需求的文化项目 | 第58-59页 |
5.2 文化教材的选用 | 第59-60页 |
5.3 文化教学方式的选用 | 第60-61页 |
5.4 文化活动的开展 | 第61页 |
5.5 专门文化课程的开设 | 第61页 |
5.6 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 | 第61-63页 |
5.6.1 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 | 第61-62页 |
5.6.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多元观 | 第62-63页 |
第6章 结语 | 第63-65页 |
6.1 研究总结 | 第63-64页 |
6.2 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附录A | 第69-79页 |
附录B | 第79-91页 |
附录C | 第91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