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牡蛎的开发利用 | 第9-10页 |
1.1.1 牡蛎资源分布及养殖情况 | 第9页 |
1.1.2 牡蛎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| 第9-10页 |
1.1.3 国内外开发利用情况 | 第10页 |
1.2 牡蛎糖原和多肽的制备 | 第10-12页 |
1.2.1 多糖的提取 | 第10-11页 |
1.2.2 膜分离技术在多糖分离方面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2.3 多肽的制备方法 | 第12页 |
1.3 重金属污染及脱除方法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3.1 近岸海域污染状况 | 第12-13页 |
1.3.2 贝类中重金属脱除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立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有机酸分离牡蛎中的糖原和蛋白质 | 第16-28页 |
2.1 前言 | 第16页 |
2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6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16页 |
2.2.2 实验设备 | 第16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16-18页 |
2.3.1 有机酸沉淀分离牡蛎中糖原和蛋白质的工艺过程 | 第16-17页 |
2.3.2 蛋白质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3.3 糖原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3.4 总灰分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3.5 水分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3.6 矿物质及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| 第17页 |
2.3.7 上清液中糖原、蛋白质保留率的计算及分离效果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18-27页 |
2.4.1 牡蛎成分分析 | 第18页 |
2.4.2 有机酸沉淀分离牡蛎匀浆中的糖原和蛋白质 | 第18-26页 |
2.4.3 分离后各部分成分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超滤纯化牡蛎糖原 | 第28-37页 |
3.1 前言 | 第28页 |
3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28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3.2.2 实验设备 | 第28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28-31页 |
3.3.1 实验原理 | 第28-29页 |
3.3.2 超滤工艺流程 | 第29页 |
3.3.3 超滤浓缩操作 | 第29页 |
3.3.4 恒容脱盐操作 | 第29-30页 |
3.3.5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| 第30页 |
3.3.6 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| 第30页 |
3.3.7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| 第30页 |
3.3.8 总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0页 |
3.3.9 组分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6页 |
3.4.1 上清液中多糖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| 第31页 |
3.4.2 膜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3.4.3 操作压力对膜分离的影响 | 第32页 |
3.4.4 操作时间对膜分离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4.5 膜分离浓缩、脱盐 | 第33-34页 |
3.4.6 膜分离前后成分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3.4.7 膜分离前后总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酶解制备牡蛎多肽 | 第37-46页 |
4.1 前言 | 第37页 |
4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7页 |
4.2.1 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4.2.2 实验设备 | 第37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37-40页 |
4.3.1 牡蛎蛋白酶解工艺流程 | 第37-38页 |
4.3.2 水解度的测定 | 第38页 |
4.3.3 蛋白质的测定 | 第38页 |
4.3.4 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| 第38-39页 |
4.3.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(SDS-PAGE) | 第39页 |
4.3.6 HPLC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| 第39页 |
4.3.7 总氨基酸组成分析 | 第39页 |
4.3.8 抗氧化性的测定 | 第39-40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4.4.1 不同蛋白酶对牡蛎蛋白的水解特性 | 第40-41页 |
4.4.2 碱性蛋白酶作用条件的优化 | 第41-43页 |
4.4.3 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| 第43页 |
4.4.4 酶解前后总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| 第43-44页 |
4.4.5 酶解产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| 第44-4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树脂脱除牡蛎蛋白酶解液中的重金属 | 第46-57页 |
5.1 前言 | 第46页 |
5.2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46页 |
5.2.1 实验材料 | 第46页 |
5.2.2 实验设备 | 第46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5.3.1 树脂预处理 | 第46页 |
5.3.2 树脂筛选 | 第46-47页 |
5.3.3 静态吸附 | 第47页 |
5.3.4 蛋白质的测定 | 第47页 |
5.3.5 矿物质及重金属元素的测定 | 第47页 |
5.3.6 HPLC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| 第47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6页 |
5.4.1 树脂处理前酶解液中重金属和矿物质的含量 | 第47-48页 |
5.4.2 树脂筛选 | 第48页 |
5.4.3 静态吸附 | 第48-52页 |
5.4.4 树脂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52-53页 |
5.4.5 树脂吸附酶解液中重金属条件优化 | 第53-55页 |
5.4.6 树脂吸附前后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| 第55页 |
5.4.7 树脂吸附前后牡蛎蛋白酶解液组成的变化 | 第55-5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主要结论 | 第57-58页 |
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: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