具有潜在抑制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植物乳杆菌的筛选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1 引言 | 第8-13页 |
| ·人体肠道菌群概述及食源性肠道致病菌的危害 | 第8-10页 |
| ·大肠杆菌O157:H7 | 第9页 |
| ·单细胞李斯特氏菌 | 第9页 |
| ·志贺氏菌 | 第9-10页 |
| ·沙门氏菌 | 第10页 |
| ·金黄色葡萄球菌 | 第10页 |
| ·乳酸菌的功能 | 第10-12页 |
| ·维持肠道菌群生态平衡 | 第11页 |
| ·乳酸菌的抑制作用 | 第11-12页 |
| ·乳酸菌改善肠微生物生态学的作用机制 | 第12页 |
| ·乳酸菌产生抑菌物质 | 第12页 |
| ·产生特殊酶系 | 第12页 |
| ·乳酸菌的定植拮抗作用 | 第12页 |
| ·本课题选题依据和选题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·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3页 |
| 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0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13-17页 |
| ·菌株来源 | 第13-16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16页 |
| ·试验培养基 | 第16-17页 |
| ·菌株的初筛 | 第17-18页 |
| ·制备全脂乳发酵液 | 第17页 |
| ·发酵液预处理 | 第17页 |
| ·食源性肠道致病菌计数 | 第17页 |
| ·抑菌特性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统计初筛数据 | 第18页 |
| ·菌株的复筛 | 第18-20页 |
| ·复配发酵及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 | 第18页 |
| ·复配发酵无细胞上清液对胃、胰蛋白酶的耐受试验 | 第18页 |
| ·复配发酵乳理化性质的测定 | 第18-19页 |
| ·复配发酵乳的感官评定 | 第19页 |
| ·人工胃、肠液耐受能力和胆盐耐受能力 | 第19-20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20-30页 |
| ·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植物乳杆菌初筛 | 第20-24页 |
| ·菌株的复筛 | 第24-30页 |
| ·复配发酵及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 | 第24-25页 |
| ·复配发酵无细胞上清液对胃、胰蛋白酶的耐受试验 | 第25-26页 |
| ·复配发酵乳的理化性质与感官评定 | 第26-28页 |
| ·模拟人工胃肠液耐受性 | 第28-29页 |
| ·植物乳杆菌对胆盐的耐受能力 | 第29-30页 |
| 4 结论 | 第30-32页 |
| 致谢 | 第32-3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3-4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