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淀粉酶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α-淀粉酶 | 第12-13页 |
·β-淀粉酶 | 第13页 |
·糖化型淀粉酶 | 第13页 |
·转移葡萄糖苷酶 | 第13-14页 |
·异淀粉酶 | 第14页 |
·蛋白酶简介 | 第14-16页 |
·酸性蛋白酶 | 第15-16页 |
·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,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| 第15页 |
·提供生香前体物质和风味物质,决定白酒香型 | 第15-16页 |
·氨肽酶 | 第16页 |
·转氨酶 | 第16页 |
·芝麻香与芝麻香型白酒 | 第16-20页 |
·芝麻香 | 第17页 |
·芝麻香型白酒 | 第17-18页 |
·芝麻香型的主要生香反应[29-31] | 第18-20页 |
·芝麻香型白酒特殊生产工艺 | 第20页 |
·使用多种原料和复粮发酵 | 第20页 |
·高温大曲与多种麸曲的联合使用 | 第20页 |
·复合酶技术在芝麻香型白酒中的应用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大曲中淀粉酶、蛋白酶等酶系分析 | 第22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2-24页 |
·菌种来源 | 第22页 |
·主要药品与试剂 | 第22-2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大曲生产原料及工艺 | 第24-25页 |
·样品制备 | 第25页 |
·淀粉酶(液化酶、糖化酶)活力测定 | 第25-26页 |
·蛋白酶活力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果胶酶测定 | 第27页 |
·聚半乳糖酸酶测定 | 第27页 |
·纤维素酶测定 | 第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蛋白酶活力酪氨酸标准曲线 | 第27-28页 |
·淀粉酶活力葡萄糖标准曲线 | 第28-29页 |
·不同大曲淀粉、蛋白成分测定结果 | 第29页 |
·不同酒曲酶系比较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芝麻香麸曲中淀粉酶、蛋白酶等酶系分析及麸曲工艺改进 | 第32-5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2-34页 |
·菌种来源和培养基 | 第32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32-3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4-38页 |
·淀粉酶、蛋白酶制备-麸曲制作 | 第34-35页 |
·淀粉酶、蛋白酶等主要酶活力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氨基酸含量测定 | 第36页 |
·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堆积过程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| 第37-3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8-55页 |
·河内白曲酶系分析结果 | 第38-39页 |
·添加菌株黑曲霉 M-002 微生物酶系测定结果 | 第39-40页 |
·黑曲霉 M-002 产酸性蛋白酶酶学性质研究 | 第40-42页 |
·黑曲霉 M-002 产糖化酶酶学性质研究 | 第42-43页 |
·双菌株麸曲制做工艺的确立 | 第43-45页 |
·堆积过程中酶及关键产物变化 | 第45-50页 |
·生产数据分析 | 第50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添加复合酶对芝麻香型白酒风味的影响分析 | 第58-6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6页 |
·原酒质量分析 | 第59-64页 |
·产酒数量质量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原酒中关键物质含量对比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附录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