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一、幼师口语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(一) 幼师口语教学的目标 | 第11-13页 |
| 1. 认知目标 | 第11-12页 |
| 2. 交际目标 | 第12页 |
| 3. 修养目标 | 第12-13页 |
| (二) 幼师口语教学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1.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| 2. 现实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二、幼师口语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| 第15-22页 |
| (一) 幼师口语教学现状调查 | 第15-19页 |
| 1.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15页 |
| 2. 调查说明 | 第15-16页 |
| 3. 调查结果 | 第16-18页 |
| 4.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(二) 幼师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| 1. 口语教学观念存在偏差 | 第19-20页 |
| 2. 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错误认识 | 第20页 |
| 3. 口语训练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 | 第20-21页 |
| 4. 缺乏优秀的口语教师师资 | 第21页 |
| 5. 学生缺乏学习口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| 第21-22页 |
| 三、提高幼师生口语水平的策略分析和教学实践 | 第22-38页 |
| (一)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,正确处理口语教学中的要素关系 | 第22-25页 |
| 1. 正确处理“教”和“学”的关系,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 | 第22-23页 |
| 2. 正确处理理论指导和训练实践的关系,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| 第23-24页 |
| 3. 正确处理课内学习和课外训练的关系,建立课内外学习小组 | 第24-25页 |
| (二) 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,更新口语教学方式 | 第25-28页 |
| 1. 运用语言学原理,用科学的思维训练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 | 第25-26页 |
| 2. 运用心理学原理,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心理素质 | 第26-28页 |
| 3. 运用教育学原理,实行因材施教的差异性教学原则 | 第28页 |
| (三) 突出幼师口语教学特色,设计有针对性的口语强化训练 | 第28-35页 |
| 1. 推广标准流利的普通话,培养幼师生口语表达的示范性 | 第29-30页 |
| 2. 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,培养幼师生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| 第30-32页 |
| 3. 根据未来职业特点,培养幼师生口语表达的艺术性 | 第32-35页 |
| (四) 现代教育技术在口语教学中的恰当应用 | 第35-38页 |
| 1.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口语教学 | 第35-37页 |
| 2. 避免陷入单纯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| 第37-38页 |
| 四、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幼师口语评价体系 | 第38-43页 |
| (一) 当前幼师口语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的局限 | 第38页 |
| 1. 考核标准不统一 | 第38页 |
| 2.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| 第38页 |
| (二) 幼师口语教学的评价原则 | 第38-39页 |
| 1. 综合性原则 | 第38-39页 |
| 2. 多元化原则 | 第39页 |
| 3. 发展性原则 | 第39页 |
| (三) 建立科学的多元化幼师口语教学评价方式 | 第39-43页 |
| 1. 观察访谈法 | 第40页 |
| 2. 评价表测评法 | 第40-41页 |
| 3. 档案记录法 | 第41页 |
| 4. 专题考核法(任务实践考核法) | 第41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附录 | 第44-46页 |
| 注释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