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. 引言 | 第9-11页 |
·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| 第9-11页 |
·形名搭配的界定 | 第11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 | 第11-14页 |
·语言学界对词汇知识的认识 | 第11-12页 |
·心理学界对词汇知识的认识 | 第12-13页 |
·二语词汇知识的习得过程及心理表征 | 第13-14页 |
·现代汉语形容词定语和谓语功能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9页 |
·作定语和作谓语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及其功能的不平衡性 | 第14-16页 |
·形名搭配的转换及其不平衡性 | 第16-19页 |
3. 问题提出 | 第19-22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有利于探讨留学生对汉语词汇句法语义关系的认知 | 第21页 |
·有利于拓展和加深对外汉语词汇习得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| 第22页 |
4. 形名搭配形式的评测及分类 | 第22-29页 |
·评测分析标准 | 第22页 |
·形容词的分类标准 | 第22-23页 |
·甲级形容词词表 | 第23-24页 |
·形容词的类别分布 | 第24-29页 |
·形容词音节和形容词类别分布 | 第26-27页 |
·形容词义项和形容词类别分布 | 第27-29页 |
5. 形名搭配的实验研究 | 第29-48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9-30页 |
·句法违反 | 第29-30页 |
·语义违反 | 第30页 |
·实验一:句法和语义信息对留学生单向形名搭配习得的影响 | 第30-3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30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31页 |
·被试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2-35页 |
·分析讨论 | 第35-37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二:句法和语义信息对留学生单双向形名搭配习得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38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39页 |
·被试 | 第39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9-41页 |
·分析讨论 | 第41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三:形容词的向对留学生习得形名搭配的影响 | 第42-4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42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程序 | 第43页 |
·被试 | 第43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3-46页 |
·分析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实验结论 | 第47-48页 |
6. 综合讨论 | 第48-54页 |
·形容词的向 | 第48-50页 |
·形容词向的分布状况 | 第48-49页 |
·留学生形容词向的意识的形成及发展 | 第49-50页 |
·形容词习得过程是一个由语义到句法渐进的过程 | 第50-52页 |
·形容词的习得过程是语义到句法的过程 | 第50-51页 |
·形容词的习得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| 第51-52页 |
·留学生形容词的习得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| 第52-53页 |
·形容词教学不是简单的词汇意义教学 | 第52页 |
·应根据形容词的向进行形容词教学 | 第52-53页 |
·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| 第53-54页 |
7.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73页 |
附录1 甲级形容词词表(按音序排列) | 第59-64页 |
附录2 乙级形容词词表(按音序排列) | 第64-72页 |
附录3 实验材料举例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