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--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

羊肉食用品质评价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·前言第11页
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·结语第16-17页
第二章 羊肉食用品质评价指标筛选第17-24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7-2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、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·M 值法初步筛选羊肉食用品质评价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羊肉食用品质指标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·结论第23-24页
第三章 羊肉食用品质质构测定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第24-3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、仪器第24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26页
   ·结果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不同方法的测定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仪器测定与感官评定的相关性第27页
     ·仪器测定与感官评定回归模型的建立第27页
     ·感官评定预测模型的验证第27-28页
   ·结论第28页
   ·讨论第28-30页
第四章 近红外光谱预测羊肉食用品质指标第30-3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试验仪器第30页
  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评定第30页
     ·羊肉近红外光谱扫描第30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30-3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·羊肉膻味、嫩度、多汁性的测量范围第31页
     ·羊胴体背长肌的近红外漫反射吸收光谱特性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最佳主成分数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近红外光谱建模区间选择第34页
     ·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·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·结论第37-38页
第五章 羊肉食用品质分级模型的建立第38-4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、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法第38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级别判别模型的建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羊肉食用品质级别判别模型的验证第40-41页
   ·结论第41页
   ·讨论第41-42页
第六章 全文结论第42-44页
   ·结论第42页
   ·创新点第42页
   ·建议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50页
附录一第50-52页
附录二第52-53页
附录三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作者简历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甘薯膳食纤维物化以及功能特性的研究
下一篇:原料茶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茶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