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婴幼儿家庭音乐教育调查与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4页 |
| 绪论 | 第7-11页 |
| 一、研究缘起 | 第7页 |
| 二、研究现状 | 第7-10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其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| 第11-17页 |
| 第一节 奥尔夫及其音乐教学生法的产生 | 第11-15页 |
| 一、奥尔夫的成长经历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奥尔夫的音乐创作 | 第12-13页 |
| 三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产生 | 第13页 |
| 四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| 第15-17页 |
| 一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传播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我国婴幼儿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| 第17-28页 |
|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路径及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一、调查的基本路径 | 第17页 |
| 二、调查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问题成因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一、家长的态度及其对家庭音乐教育的理解 | 第18-19页 |
| 二、家长的音乐能力及其教育方法 | 第19页 |
| 第三节 影响婴幼儿家庭音乐教育的主要因素 | 第19-28页 |
| 一、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| 第20页 |
| 二、家长自身素质因素 | 第20-26页 |
| 三、社会音乐教育因素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婴儿时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音乐教育 | 第28-36页 |
| 第一节 婴儿时期音乐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| 第28-33页 |
| 一、认知能力发展 | 第28-30页 |
| 二、言语能力发展 | 第30-31页 |
| 三、音乐能力发展 | 第31-33页 |
| 第二节 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婴儿家庭音乐教育 | 第33-36页 |
| 一、关于婴儿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 | 第33页 |
| 二、关于婴儿对音乐节奏反应能力的培养 | 第33-34页 |
| 三、关于婴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| 第34-36页 |
| 第四章 幼儿时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音乐教育 | 第36-46页 |
| 第一节 幼儿时期音乐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| 第36-41页 |
| 一、认知能力发展 | 第36-38页 |
| 二、言语能力及个性发展 | 第38-40页 |
| 三、幼儿期个体具备的音乐能力 | 第40-41页 |
| 第二节 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幼儿家庭音乐教育 | 第41-46页 |
| 一、关于幼儿注意能力的培养 | 第41-42页 |
| 二、关于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 | 第42-44页 |
| 三、关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| 第44-46页 |
| 结语 | 第46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| 附录 | 第51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