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8-20页 |
1.1 左旋海松酸的研究进展 | 第8-17页 |
1.1.1 左旋海松酸的结构及性质 | 第8页 |
1.1.2 树脂酸简介 | 第8-9页 |
1.1.3 左旋海松酸的应用价值及生产方式 | 第9-10页 |
1.1.4 萜类化合物简介 | 第10-12页 |
1.1.5 左旋海松酸的合成途径 | 第12-15页 |
1.1.6 细胞色素P450 | 第15-17页 |
1.2 酿酒酵母为底盘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2.1 合成生物学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2.2 酿酒酵母在合成生物学应用中的优势 | 第18-19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0-24页 |
2.1.1 菌株与质粒 | 第20-21页 |
2.1.2 药品与试剂 | 第21-23页 |
2.1.3 实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34页 |
2.2.1 大肠杆菌及酿酒酵母的培养和菌种保存 | 第24-25页 |
2.2.2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| 第25页 |
2.2.3 酿酒酵母基因组的提取 | 第25-26页 |
2.2.4 PCR实验 | 第26-27页 |
2.2.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27-28页 |
2.2.6 DNA片段的纯化及胶回收 | 第28页 |
2.2.7 质粒的酶切连接构建 | 第28-29页 |
2.2.8 大肠杆菌的转化 | 第29-30页 |
2.2.9 酿酒酵母的醋酸锂转化 | 第30页 |
2.2.10 大肠杆菌及酿酒酵母的菌落PCR验证 | 第30-31页 |
2.2.11 鲨烯的提取和检测 | 第31页 |
2.2.12 左旋海松二烯的提取和检测 | 第31页 |
2.2.13 左旋海松酸的提取和检测 | 第31-32页 |
2.2.14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产左旋海松二烯菌株的构建 | 第34-60页 |
3.1 产左旋海松二烯酿酒酵母菌的初步构建 | 第34-41页 |
3.1.1 WTI-BE底盘菌的构建 | 第34-38页 |
3.1.2 表达LPS基因的载体构建 | 第38-39页 |
3.1.3 WTI-BEPXP320-LPS菌株的构建与发酵检测 | 第39-41页 |
3.2 LPS蛋白的改造实验 | 第41-47页 |
3.2.1 表达突变及截短LPS酶的菌株的构建 | 第41-45页 |
3.2.2 LPS蛋白突变及截短菌株的发酵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3 T79ΔLPS与Bts1的融合实验 | 第47-51页 |
3.4 合成左旋海松二烯的底盘菌株寻找 | 第51-60页 |
3.4.1 底盘菌株的选择及优化 | 第51-54页 |
3.4.2 WTE-9-Bts1-T79ΔLPS多拷贝菌株的构建 | 第54-57页 |
3.4.3 各菌株鲨烯产量的检测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产左旋海松酸菌株的构建及发酵研究 | 第60-80页 |
4.1 CYP720B1与CPR的适配 | 第60-68页 |
4.1.1 菌株构建 | 第60-63页 |
4.1.2 左旋海松酸标准曲线 | 第63-65页 |
4.1.3 菌株发酵 | 第65-68页 |
4.2 跨膜区的预测与切除 | 第68-73页 |
4.2.1 跨膜区预测 | 第68-70页 |
4.2.2 CYP720B1与CPR融合菌株构建 | 第70-73页 |
4.3 WTE-9-Bts1-T79ΔLPS多拷贝-CYP720B1多拷贝-TcR多拷贝菌株的构建 | 第73-74页 |
4.4 摇瓶发酵优化 | 第74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5.1 结论 | 第80-81页 |
5.2 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