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原理论文--船舶结构力学论文--船舶结构强度论文

基于分形理论的腐蚀损伤船体板结构极限强度评估方法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1 绪论第7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单轴受压板的初始缺陷与破坏模式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无腐蚀板的屈曲及极限强度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腐蚀损伤板的屈曲及极限强度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分形在腐蚀表面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2 有限元模型的确定第22-27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模型参数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几何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单元类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材料属性第23-24页
    2.2 初始缺陷的施加方法第24页
    2.3 载荷与边界条件的设定及验证第24-25页
    2.4 网格收敛性验证第25-2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3 无腐蚀损伤板的破坏行为及极限强度分析第27-37页
    3.1 屈曲缺陷模式板的破坏行为第27-30页
    3.2 瘦马缺陷模式板的破坏行为第30-32页
    3.3 最大初始挠度的敏感性探讨第32-35页
    3.4 两种缺陷模式下的承载状态对比第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4 腐蚀状态的分形特征第37-45页
    4.1 布朗曲面的构造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布朗曲面的构造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偏置方差σ_0~2的确定第38-39页
    4.2 盒维数及计算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4.3 腐蚀表面盒维数的确定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中点偏移法指数与盒维数的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腐蚀表面盒维数与布朗曲面盒维数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腐蚀表面盒维数与腐蚀表面极差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 4.4 腐蚀表面平均高度与盒维数的关系第43-44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5 腐蚀损伤板的破坏行为及极限强度分析第45-56页
    5.1 腐蚀模型的建立第45-46页
    5.2 腐蚀模型验证第46页
    5.3 分形网格密度对极限强度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5.4 腐蚀板剩余平均厚度与极差的关系第47页
    5.5 腐蚀板的受压破坏行为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双面腐蚀板的受压破坏行为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单面腐蚀板的受压破坏行为第52-53页
    5.6 含腐蚀损伤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6 腐蚀损伤板的极限强度评估方法第56-65页
    6.1 基于腐蚀表面参数的极限强度分布计算第56-60页
    6.2 基于上α-分位点的腐蚀损伤板极限强度评估方法第60-63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63-65页
结论第65-66页
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5页
附录A 主要符号表第75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6-77页
致谢第77-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西联强奥迪4S店客户满意度分析及改进策略
下一篇:风帆船螺旋桨脉动压力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