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汉语教学论文--对外汉语教学论文

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介词“由”和“从”的偏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1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起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范围第9-10页
    1.3 语料来源第10页
    1.4 研究理论第10页
    1.5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第2章 介词“由”和“从”的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2.1 “由”的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由”的本体研究状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“由”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状况第12-14页
    2.2 “从”的研究现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从”的本体研究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从”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状况第15-17页
第3章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“由”和“从”的偏误分析第17-38页
    3.1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“由”的偏误分析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介词“由”的遗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介词“由”的误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介词“由”的误代第21-24页
    3.2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介词“从”的偏误分析第2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介词“从”的遗漏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介词“从”的误加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介词“从”的误代第29-35页
    3.3 “由”和“从”之间的“误代”偏误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只能用“由”而不能用“从”的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只能用“从”而不能用“由”的第36-38页
第4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以及教学策略第38-41页
    4.1 偏误产生的原因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母语的负迁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所学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第39-40页
    4.2 教学建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近义词对比教学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注重框架教学第40-41页
第5章 结论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6页
作者简介第46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印尼学生习得汉语转折复句的偏误分析以及教学启示
下一篇:“还行”与“凑合”的考察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