赴韩汉语志愿者教师跨文化交际个案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0.1 研究课题的来源 | 第8页 |
0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0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0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0.4.1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0.4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中韩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| 第12-18页 |
1.1 中韩两国的往来 | 第12页 |
1.1.1 历史上的往来 | 第12页 |
1.1.2 当今社会的往来 | 第12页 |
1.2 中韩文化对比分析 | 第12-15页 |
1.2.1 两国文化的相似处 | 第12-13页 |
1.2.2 两国的文化迥异 | 第13-15页 |
1.3 两国之间的“误解” | 第15-18页 |
1.3.1 端午节和端午江陵文化祭 | 第15-16页 |
1.3.2 活字印刷术和金属活字印刷术 | 第16页 |
1.3.3 大韩民国情结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韩国汉语教育现状概述 | 第18-22页 |
2.1 韩国汉语教师的来源 | 第18页 |
2.2 广泛的汉语学习者 | 第18-19页 |
2.3 较为完善的汉语教材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在韩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| 第22-34页 |
3.1 韩国汉语志愿者项目 | 第22页 |
3.2 三湖高中汉语教学现状 | 第22-24页 |
3.2.1 三湖高中 | 第22-23页 |
3.2.2 协力教学法 | 第23-24页 |
3.3 在韩教学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| 第24-34页 |
3.3.1 教学上的冲突 | 第24-26页 |
3.3.2 与搭档老师的冲突 | 第26-28页 |
3.3.3 与学生的冲突 | 第28-29页 |
3.3.4 思想观念的冲突 | 第29-30页 |
3.3.5 文化上的冲突 | 第30-34页 |
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的调适 | 第34-44页 |
4.1 对物态文化的调适 | 第34-38页 |
4.1.1 饮食 | 第34-37页 |
4.1.2 住房 | 第37页 |
4.1.3 衣着外貌 | 第37-38页 |
4.2 对制度文化的调适 | 第38-40页 |
4.2.1 对韩国教育制度的调适 | 第38-39页 |
4.2.2 对“协力教学”制度的调适 | 第39-40页 |
4.3 对行为文化的调适 | 第40-42页 |
4.3.1 对韩国礼仪的适应 | 第40-41页 |
4.3.2 对办公室文化的适应 | 第41-42页 |
4.4 对心态文化的调适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