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酿造工业论文--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--黄酒、清酒论文

乳酸菌对客家黄酒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17页
    1.1 客家黄酒的简介第10页
    1.2 黄酒中的微生物简介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微生物简介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黄酒中乳酸菌的作用第12-14页
    1.3 客家黄酒功能性成分的简介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活性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多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γ - 氨基丁酸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低聚糖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有机酸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意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客家黄酒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第17-24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仪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原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与主要仪器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酒曲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酒醪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乳酸菌的鉴定第19页
    2.3 结果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结果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乳酸菌的生化鉴定结果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乳酸菌的 16 SrDNA序列对比分析结果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 客家黄酒中乳酸菌基本特性的研究第24-31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仪器第24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产酸能力测定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盐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H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糖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乙醇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3.3 结果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产酸能力检测结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盐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pH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糖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乙醇浓度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 乳酸菌对黄酒发酵过程中基本指标的影响研究第31-50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仪器第31-32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乳酸菌对黄酒发酵影响的实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总糖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总酸、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酒精度的测定第33页
    4.3 结果分析第33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乳酸菌对黄酒总糖的影响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乳酸菌对黄酒总酸的影响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乳酸菌对黄酒氨基酸态氮的影响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乳酸菌对黄酒酒精度的影响第45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客家黄酒中乳酸菌功能性的初步研究第50-61页
    5.1 材料与仪器第50-51页
    5.2 实验方法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乳酸菌胞外分泌物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清除羟自由基(OH?)实验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(O~2?)实验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清除DPPH实验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还原能力的检测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乳酸菌的GABA发酵液培养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GABA的含量第53-54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清除羟自由基(OH?)能力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(O~2?)能力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清除DPPH能力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还原能力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ABA的结果第57-6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1-6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-69页
附件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种集成式类平面全柔性并联微定位机构设计与研究
下一篇:应力路径下饱和软粘土的动力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