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麦蛋白糖基化及抗氧化性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7页 |
| ·大麦种子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| 第11页 |
| ·大麦发芽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| 第11-12页 |
| ·大麦品种的鉴定 | 第12页 |
| ·麦芽质量衡量指标 | 第12-13页 |
| ·肌醇的功能研究 | 第13页 |
| ·大麦蛋白质性质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大麦蛋白质的种类 | 第13页 |
| ·大麦蛋白质的热稳定特性 | 第13-14页 |
| ·大麦蛋白质的糖基化特性 | 第14页 |
| ·大麦发芽的主要酶系 | 第14-15页 |
| ·蛋白酶 | 第14-15页 |
| ·α-淀粉酶 | 第15页 |
| ·蛋白质抗氧化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、目的和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意义和目的 | 第16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大麦及麦芽抗氧化性的研究 | 第17-2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1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18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18-21页 |
| ·麦芽的制备 | 第18页 |
| ·浸麦度的测定 | 第18页 |
| ·大麦蛋白粉的制备 | 第18-19页 |
| ·蛋白酶液的制备 | 第19页 |
| ·超滤对大麦蛋白进行分级 | 第19页 |
| ·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| 第19页 |
| ·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| ·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| 第20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1-26页 |
| ·DPPH浓度标准曲线 | 第21页 |
| ·不同大麦品种抗氧化性比较 | 第21-22页 |
| ·肌醇对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·麦芽水溶蛋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| 第23-24页 |
| ·麦芽水溶蛋白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| 第24-25页 |
| ·超滤后所得麦芽蛋白质对DPPH的清除率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| 第三章 大麦蛋白质糖基化特性的研究 | 第28-3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9-30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麦芽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麦芽汁的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大麦蛋白粉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大麦蛋白-糖共价化合物的制备 | 第30页 |
| ·复合物褐变程度的测定 | 第30页 |
| ·反应物接枝度的测定(TNBS法) | 第30-31页 |
| ·反应物抗氧化性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反应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| 第31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7页 |
| ·PH和温度对大麦蛋白-葡萄糖复合物反应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| ·大麦蛋白-葡萄糖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·大麦蛋白与四种还原糖糖基化反应探究 | 第34-35页 |
| ·大麦蛋白-还原糖糖基化产物抗氧化性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| ·大麦蛋白-还原糖复合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第四章 肌醇对大麦麦芽各项指标的影响 | 第39-49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9-40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0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40-4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1-44页 |
| ·成品麦芽制备方法 | 第41页 |
| ·麦芽的粉碎 | 第41页 |
| ·麦芽汁的制备 | 第41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41页 |
| ·库尔巴哈值的测定方法 | 第41-42页 |
| ·浸出率的测定 | 第42页 |
| ·α-淀粉酶测定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·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| 第43页 |
| 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8页 |
| ·麦芽糖标准曲线 | 第44-45页 |
| ·肌醇对α-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肌醇对麦芽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·肌醇对库尔巴哈值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肌醇对麦芽其他指标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49-52页 |
| 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·展望 | 第5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|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