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蛎加工下脚料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0页 |
1 牡蛎 | 第13-16页 |
·简介 | 第13页 |
·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 | 第13-14页 |
·牡蛎壳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活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2 风味的研究 | 第16-20页 |
·水产品的风味 | 第16-17页 |
·风味研究的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滋味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3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 | 第20-21页 |
·概述 | 第20页 |
·生物活性肽功能 | 第20-21页 |
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(ACE)抑制肽的研究 | 第21-29页 |
·ACE 概述 | 第21页 |
·ACE 与高血压 | 第21-22页 |
·ACE 抑制肽作用机制 | 第22-23页 |
·食源性 ACE 抑制肽及构效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ACE 抑制肽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·ACE 抑制肽抑制活性的评价 | 第26-27页 |
·ACE 抑制肽的分离纯化 | 第27-29页 |
5 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·立题背景 | 第2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第二章 牡蛎体液营养成分及呈味物质的研究 | 第30-4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材料 | 第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3页 |
2 结果 | 第33-43页 |
·基本营养成分 | 第33-34页 |
·脂肪酸组成 | 第34-36页 |
·呈味核苷酸组成 | 第36-39页 |
·牡蛎体液挥发性风味成分 | 第39-43页 |
3 讨论 | 第43-46页 |
·营养成分及其呈味作用 | 第43-44页 |
·加工温度对牡蛎体液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牡蛎体液和牡蛎肉挥发性成分比较 | 第46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牡蛎体液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| 第47-5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材料 | 第47页 |
·方法 | 第47-48页 |
2 结果 | 第48-52页 |
·糖蛋白的分离纯化 | 第48-50页 |
·理化特性 | 第50-52页 |
3 讨论 | 第52-53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ACE 抑制肽地分离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| 第54-6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6页 |
·材料 | 第54-55页 |
·方法 | 第55-56页 |
2 结果 | 第56-61页 |
·马尿酸标准曲线 | 第56-57页 |
·ACE 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测定 | 第57-59页 |
·ACE 抑制肽的分子量分布 | 第59-61页 |
·高活性 ACE 抑制肽的纯化 | 第61页 |
3 讨论 | 第61-62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牡蛎壳中钙的改性及吸附特性的研究 | 第63-7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3-65页 |
·材料 | 第63-64页 |
·方法 | 第64-65页 |
2 结果 | 第65-71页 |
·钙含量 | 第65-66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66页 |
·扫描电镜(SEM)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X 射线衍射(XRD)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比表面积 | 第69页 |
·吸附特性 | 第69-71页 |
3 讨论 | 第71-72页 |
·微观结构的改变 | 第71页 |
·成分的改变 | 第71页 |
·吸附特性的改变 | 第71-72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1 结论 | 第73-74页 |
2 展望 | 第74-75页 |
论文创新点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5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