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水产加工工业论文--水产制品论文

紫贻贝风味及其即食产品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3页
 1 贻贝的营养价值第13-14页
   ·贻贝的种类及分布第13页
   ·贻贝的保健及药用价值第13-14页
 2 贻贝的加工第14-17页
   ·贻贝产品第14-15页
   ·我国贻贝加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5页
   ·即食贻贝产品的发展前景第15-16页
   ·液熏技术在贻贝加工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3 风味的研究第17-20页
   ·贝类的风味第17-18页
   ·挥发性风味成分研究的方法第18-20页
 4 食品货架期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·基于温度的动力学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·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第21页
   ·电子鼻预测货架期技术第21页
 5 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·立题背景第21-22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2-23页
第二章 紫贻贝的营养成分分析第23-34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3-27页
   ·材料第23页
   ·方法第23-27页
 2 结果第27-32页
   ·一般营养成分第27页
   ·氨基酸组成第27-28页
   ·脂肪酸组成第28页
   ·牛磺酸含量第28-30页
   ·呈味核苷酸组成及含量第30-32页
 3 讨论第32-33页
   ·紫贻贝的氨基酸组成及呈味分析第32页
   ·紫贻贝脂肪酸组成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·紫贻贝呈味核苷酸组成分析第33页
 4 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 紫贻贝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研究第34-4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·材料第34页
   ·样品处理第34页
   ·电子鼻检测第34页
   ·GC-MS 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数据分析第35页
 2 结果第35-42页
   ·加热前后贻贝嗅感的变化第35页
   ·电子鼻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加热前后贻贝挥发性成分的 GC-MS 分析结果第36-39页
   ·液熏前后紫贻贝挥发性成分的 GC-MS 分析结果第39-42页
 3 讨论第42-45页
   ·新鲜贻贝的特征风味第42-43页
   ·100℃加热处理下贻贝的特征风味第43-44页
   ·150℃加热处理下贻贝的特征风味第44页
   ·液熏对贻贝风味的影响第44-45页
 4 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 即食液熏贻贝的研制第46-5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·材料第46页
   ·方法第46-48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·贝肉蒸煮时间的确定第48页
   ·调味液配方的确定第48-49页
   ·调味液浸渍时间、烘干温度与烘干时间的确定第49-50页
   ·烟熏液浓度与烟熏时间的确定第50-51页
   ·液熏贻贝产品品质指标第51页
 3 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五章 即食贻贝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第52-59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2-54页
   ·原料及预处理第52页
   ·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·货架期预测模型第53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53-54页
 2 结果与讨论第54-58页
   ·感官评定结果与产品品质测定值的相关性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·不同温度贮藏下 T-VBN 值的变化与贮藏时间的关系第55-56页
   ·不同贮藏温度下 T-VBN 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第56-57页
   ·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的验证和预测第57页
   ·产品货架期的预测第57-58页
 3 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结论与展望第59-60页
 1 结论第59页
 2 展望第59-60页
论文创新点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鲐鱼储藏期品质的变化及加工过程中风味的研究
下一篇:牡蛎加工下脚料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