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7页 |
1 辣椒色素简介 | 第11-15页 |
·辣椒红素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| 第12页 |
·辣椒玉红素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| 第12-13页 |
·玉米黄素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| 第13-14页 |
·β-胡萝卜素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| 第14页 |
·其他微量辣椒色素的化学结构 | 第14-15页 |
2 辣椒色素提取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·溶剂法 | 第15-16页 |
·溶剂微波提取法 | 第16页 |
·酶法提取 | 第16页 |
·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 | 第16-17页 |
·超声波溶剂提取法 | 第17-18页 |
·其他提取技术 | 第18页 |
3 辣椒色素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2页 |
·薄层色谱法 | 第18-19页 |
·纸层析法 | 第19页 |
·硅胶柱层析法 | 第19-20页 |
·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| 第20页 |
·大孔吸附树脂法 | 第20页 |
·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20-21页 |
·结论与展望 | 第21-22页 |
4 辣椒色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5 辐照对辣椒色素等类胡萝卜色素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| 第23-25页 |
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5-26页 |
·探索辣椒色素高效提取与分离的方法 | 第25页 |
·研究辐照处理对辣椒红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7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溶剂提取辣椒色素的工艺研究 | 第27-36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材料和设备 | 第2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7-3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5页 |
·溶剂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0页 |
·料液比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超声功率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1页 |
·超声时间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超声温度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2页 |
·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辣椒色素的正交试验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微波协同作用对辣椒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 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辣椒红素分离工艺的研究 | 第36-8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2页 |
·主要材料和设备 | 第36-3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7-4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82页 |
·辣椒色素皂化条件优化结果 | 第42-44页 |
·柱层析分离辣椒色素的优化条件 | 第44-57页 |
·薄层层析分离辣椒色素的结果与分析 | 第57-82页 |
3 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四章 辣椒红色素辐照稳定性研究 | 第84-9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4-85页 |
·主要材料和设备 | 第84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84-85页 |
2 试验结果 | 第85-89页 |
·不同辐照剂量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·不同辐照剂量处理辣椒红素(Rf=0.22)的液相色谱分析 | 第86-89页 |
3 小结 | 第89-9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0-93页 |
1 结论 | 第90-91页 |
2 主要创新点 | 第91-92页 |
3 辣椒色素的研究展望 | 第92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