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乳制品的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乳制品的概念 | 第10页 |
·乳制品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·乳制品的实验室检测标准 | 第11页 |
·近年来乳液安全事件回顾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乳品质量安全事件 | 第11页 |
·国外乳品质量安全事件 | 第11-12页 |
·乳制品的发展及前景 | 第12页 |
2 鲜乳及酸乳的质量控制 | 第12-14页 |
·液体乳制品的质量标准及控制 | 第12-13页 |
·液体乳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| 第13页 |
·鲜乳的保鲜 | 第13-14页 |
3 不确定度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不确定度的发展 | 第14页 |
·不确定度的含义 | 第14页 |
·校准实验室不确定度 | 第14页 |
·测量中可能导致不确定的来源 | 第14-15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总数不确定度的研究 | 第15-16页 |
4 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 | 第16-20页 |
·生物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在生鲜乳中的应用 | 第17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发展 | 第17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结构与特性 | 第17-18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安全性 | 第18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抑菌性 | 第18-19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酸乳乳酸菌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 | 第20-27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材料与设备 | 第20-21页 |
·样品 | 第20页 |
·培养基 | 第20-21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检测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乳酸菌总数检验过程图 | 第21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步骤 | 第22页 |
·菌落计数 | 第22页 |
·结果计算 | 第22-23页 |
·菌落数的报告 | 第23页 |
·建立数学模型 | 第2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计数 | 第23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含量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| 第23页 |
·实验室乳酸菌计数结果不确定来源的分析 | 第23页 |
·不确定度的来源 | 第23-24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检测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| 第24页 |
·实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| 第24页 |
·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| 第24页 |
·重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| 第24-25页 |
·不确定度结果报告 | 第25-26页 |
3 讨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对原料乳的保鲜作用 | 第27-3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7-28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2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页 |
·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细菌总数测定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9页 |
·操作步骤 | 第29-30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30-35页 |
3 讨论 | 第35-37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对鲜乳的保鲜作用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本文结论与分析 | 第37-41页 |
1 本文结论 | 第37-39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计数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与评定 | 第37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计数不确定度评定的用途 | 第37页 |
·酸乳中乳酸菌计数不确定度评定的意义 | 第37-38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在鲜乳中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·原料乳的卫生质量 | 第38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抑菌效果 | 第38-39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的添加时间 | 第39页 |
2 本课题的创新点 | 第39页 |
3 下一步的研究 | 第39-41页 |
·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与评定 | 第39-40页 |
·乳酸链球菌素(Nisin)应用研究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