荞麦馒头制作特性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5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荞麦营养保健优势 | 第11-12页 |
·荞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荞麦馒头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·荞麦粉对小麦粉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| 第14页 |
·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性能研究 | 第14页 |
·荞麦馒头制作工艺优化 | 第14页 |
·荞麦馒头食用品质改良 | 第14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荞麦混合粉的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研究 | 第15-37页 |
·引言 | 第15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5-16页 |
·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15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5-1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荞麦粉的制备 | 第16页 |
·原料粉的理化指标测定 | 第16-17页 |
·荞麦混合粉的理化特性测定 | 第17页 |
·荞麦混合粉糊化特性测定 | 第17页 |
·荞麦混合面团物理特性测定 | 第1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7-36页 |
·原料粉的理化指标 | 第17-23页 |
·荞麦混合粉的理化特性 | 第23-27页 |
·荞麦混合粉糊化特性的变化 | 第27-29页 |
·荞麦混合粉面团物理特性的变化 | 第29-33页 |
·不同荞麦粉对面团结构特性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性能研究 | 第37-47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7-38页 |
·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37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特性测定 | 第38页 |
·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过程中 pH 测定 | 第38页 |
·全荞麦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6页 |
·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特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全荞麦粉混合面团发酵过程中 pH 变化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全荞麦粉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荞麦馒头制作工艺优化 | 第47-55页 |
·引言 | 第47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47-48页 |
·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47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7-4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荞麦馒头感官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48页 |
·荞麦馒头中酵母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8页 |
·荞麦馒头中加水量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8页 |
·荞麦馒头中发酵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8-49页 |
·荞麦馒头中醒发时间的单因素试验 | 第49页 |
·荞麦馒头制作工艺的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酵母添加量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加水量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发酵时间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醒发时间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正交设计对荞麦馒头制作工艺的优化 | 第51-54页 |
·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荞麦馒头食用品质改良 | 第55-62页 |
·引言 | 第55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55-56页 |
·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55页 |
·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55-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荞麦馒头感官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56页 |
·荞麦馒头中真菌α-淀粉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6页 |
·荞麦馒头中脂肪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6页 |
·荞麦馒头中葡萄糖氧化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6页 |
·荞麦馒头中木聚糖酶的单因素试验 | 第56页 |
·酶的复配试验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真菌α-淀粉酶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脂肪酶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葡萄糖氧化酶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木聚糖酶对荞麦馒头的影响 | 第59页 |
·复合酶制剂对荞麦馒头食用品质的改良 | 第59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0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