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国留学生汉语轻声实验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8页 |
·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| 第7-1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基础 | 第10-1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理论依据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·研究重点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实验说明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5-16页 |
·语料来源 | 第16-17页 |
·语音样本采集及录音软件介绍 | 第17页 |
·声音剪辑和编辑及软件介绍 | 第17-18页 |
·实验语音分析及分析软件介绍 | 第18页 |
·数据的处理 | 第18页 |
2 实验结果 | 第18-42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18-40页 |
·阴平+轻声 | 第18-24页 |
·阳平+轻声 | 第24-30页 |
·上声+轻声 | 第30-35页 |
·去声+轻声 | 第35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2页 |
3 偏误成因探析 | 第42-47页 |
·轻声认知度不够 | 第42-44页 |
·忽视轻声的表达功用 | 第42-43页 |
·不能自然辨读轻声 | 第43-44页 |
·语言系统和语言环境的干扰 | 第44-45页 |
·母语负迁移 | 第44-45页 |
·方言大环境 | 第45页 |
·教学层面的导引不足 | 第45-47页 |
·教材中轻声知识分量不足 | 第45-46页 |
·新HSK口试中轻声知识的隐性考察 | 第46-47页 |
4 启示 | 第47-50页 |
·实验结论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| 第47-48页 |
·培养轻声意识 | 第47页 |
·填补学习用书空白 | 第47-48页 |
·语音分析软件进课堂 | 第48页 |
·研究心得 | 第48-50页 |
·尚未解决的问题 | 第48-49页 |
·今后研究的目标 | 第49-50页 |
附录 | 第5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