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| 第12-22页 |
1 母亲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的界定 | 第12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的维度与测量 | 第12-13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2 自立人格研究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自立人格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自立人格的维度与测量 | 第15页 |
·自立人格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3 学校适应研究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学校适应的界定 | 第16页 |
·学校适应的维度与测量 | 第16-17页 |
·学校适应的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4 母亲教养方式、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综述 | 第19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综述 | 第19-20页 |
·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综述 | 第20页 |
5 问题提出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21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1-22页 |
二、实证研究 | 第22-24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2 研究工具 | 第22-23页 |
·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| 第22-23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量表 | 第23页 |
·初中生学校适应量表 | 第23页 |
3 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 | 第23-24页 |
三、结果分析 | 第24-41页 |
1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特点 | 第24-26页 |
·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基本特点 | 第24页 |
·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| 第24-26页 |
2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基本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差异比较 | 第27-29页 |
3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特点 | 第29-33页 |
·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特点 | 第30页 |
·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 | 第30-33页 |
4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、自立人格和学校适应三者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与初中生自立人格之间的相关分析 | 第35页 |
5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、自立人格对学校适应的分层回归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对自立人格的分层回归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母亲教养方式对学校适应的分层回归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自立人格对学校适应的分层回归分析 | 第37页 |
6 初中生自立人格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| 第37-41页 |
四、分析与讨论 | 第41-49页 |
1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特点 | 第41-42页 |
·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分析 | 第41页 |
·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| 第41-42页 |
2 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特点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基本状况分析 | 第42页 |
·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差异分析 | 第42-44页 |
3 初中生学校适应的特点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况分析 | 第44页 |
·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差异分析 | 第44-45页 |
4 初中生母亲教养方式、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关系分析 | 第45-47页 |
5 母亲教养方式、初中生自立人格与学校适应的分层回归分析 | 第47页 |
6 初中生自立人格在母亲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| 第47-49页 |
五、研究局限及展望 | 第49-50页 |
1 研究局限 | 第49页 |
2 研究展望 | 第49-50页 |
六、教育建议及对策 | 第50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